当意外伤害来临时,你会手足无措吗?当面临外伤、溺水时候,你是否知晓如何去处理?2022年3月10日,台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健康教育讲师团来到椒江实验二小二(四)班开展了《意外伤害的紧急救护》知识培训。台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许杨宝通过提问,操作示教等方式教授孩子们急救知识要领,向孩子们演示了止血包扎、头部外伤的处置、溺水的自救及他救等急救相关知识。儿童的安全与健康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期盼,让我们携手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守护儿童健康,远离意外伤害。医生简介主任医师许杨宝许杨宝,主任医师,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兼职副教授。台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务部副主任。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中毒与急救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学会灾害医学创伤学组委员,浙江省医院协会中医医院管理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红十字应急救护一级培训师,台州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台州市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椒江区医学会副秘书长。科研学术:编著《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一书,2010年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获得椒江区首届青年科技提名奖,椒江区131人才培养对象,2017年评为医院的“青松计划”人才,2019年负责主持台州市级课题“台州市院前心搏骤停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策略研究”。学科方向:全科医学以及急救医学,尤其擅长急危重症抢救治疗。曾在浙大二院以及上海龙华医院进修。坐诊时间及地点:周三上午、周日下午专家门诊(门诊221诊室);每周五上午普通门诊(门诊221诊室);周一、周二、周四上午急诊内科坐诊。预约科室:预约时,请选择全科医学—许杨宝
每周日18:45台州三套准时播出手机客户端可点击《无限台州》app椒江频道《中医文化讲堂》专栏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传统的住院治疗模式已难以满足患者长期、连续的健康照顾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健康特征和护理服务需求,统筹发展居家护理等多种形式的护理服务”。我院自2017年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以来,秉承人文理念,以家庭访视作为延续护理的形式之一,帮助有需要的患者改善健康状况,不但节约了医疗卫生服务成本,而且把有温度的服务送进了千家万户。
春来养肝助阳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也是肝病的多发时节。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机体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得以条达,才有利于身体的健康。饮食上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因酸味入肝经,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而甘味可补脾培中,故春宜食甘,如食用韭菜、小麦胚芽、香菜、豆芽、春笋等食物可助春阳;用小米、枣、山药与大米煮粥食用,可健脾养肝益胃,滋阴润燥。积食缓解之消食保健推腹法推腹的方法就是“推心置腹”,躺在床上,用手指、掌根、拳头皆可,由心口窝向下推到小腹。力道要缓而深,感觉到阻滞点就多揉一揉,阻滞点通常的感觉也许是个硬块,也许是痛点或是气团样等。每天早、晚,或饭后感觉胃饱胀不适时都可以做,时间不拘,每次5-10分钟即可。推腹之后,可能会出现打嗝放屁,腹中水声咕咕或脚心出汗其至全身出汗等反应,属正常现象。如果能长期坚持推腹法,还有消肚腩,促排便,助睡眠的效果。大家感兴趣的话,赶紧试着推起来吧!颈椎病的家庭自我康复法动作三旋肩疏颈:双手心向下搭肩,由后向前旋转,再由前向后,各30次。注意:活动时颈部放松,以舒适为宜。动作四仰头望掌: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头尽量后仰,仰视手背,手臂尽量伸直向上。咳嗽咳痰之叩背排痰法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有人因为痰液难以咳出,憋得满脸通红、难以呼吸,严重时甚至出现晕厥、意识丧失。这时,如果有人能在他胸背部进行叩击,就可以帮助其排除痰液,使呼吸困难迅速得到缓解。第一要选择体位:选患者侧卧或者坐位,当然,也可以根据病变部位采取患者能耐受的卧位。第二叩背方法:操作者需要五指并拢,手背部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利用腕部力量,在背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由两侧向中央,有节律叩击,持续时间5-10分钟。叩击频率以100-200次/分为宜。叩背排痰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
厉匡林,台州市中医院骨科(2)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台州市医学会关节分会委员,2005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从事骨科专业十余年,先后在医学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至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医院圆满完成“援川”任务。擅长:四肢创伤、关节内骨折的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骨折畸形愈合的矫形修复:足踝疾病的诊治:胸腰椎骨折的诊治;骨质疏松症、颈肩腰腿痛的诊治;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等。坐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六全天坐诊地点:门诊107诊室预约方式:健康台州APP、台州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骨伤科门诊联系电话:0576-88825753
每周日18:45台州三套准时播出手机客户端可点击《无限台州》app椒江频道《中医文化讲堂》专栏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最近有观众朋友给我们反映了一件事他的母亲开始时眼睛胀痛、头痛后来去医院检查由于当时眼压不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眼睛胀痛严厉才发现是得了青光眼由于时间耽搁了虽然进行了手术但最终影响了治疗他想问一问这青光眼到底是怎样的疾病?它的临床表现又有哪些呢?本期《中医文化讲堂》栏目组邀请台州市中医院眼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周懿燕为大家答疑解惑▼副主任医师周懿燕周懿燕,台州市中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现任眼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专业。擅长角膜病、干眼症、小儿屈光、眼底病等眼疾的诊治。专家坐诊:周三、周日全天(专家门诊)电话预约:0576--88825601微信预约:老用户直接在本公众号预约
厉匡林,台州市中医院骨科(2)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台州市医学会关节分会委员,2005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从事骨科专业十余年,先后在医学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至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医院圆满完成“援川”任务。擅长:四肢创伤、关节内骨折的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骨折畸形愈合的矫形修复:足踝疾病的诊治:胸腰椎骨折的诊治;骨质疏松症、颈肩腰腿痛的诊治;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等。坐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六全天坐诊地点:门诊107诊室预约方式:健康台州APP、台州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骨伤科门诊联系电话:0576-88825753
老花眼与近视老花眼多从40岁左右开始,随着年龄增长,晶体核逐渐硬化,晶体的可塑性和弹性下降,睫状肌功能变弱,从而使眼的调节力减退,以致近距离工作和阅读发生困难。这种因年龄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通称花眼或老花眼。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矫正。老花眼就像老年人的白头发一样,是人体机能衰退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无法避免的。无论过去有无近视,均会发生。误区社会上长时间流传“近视的人年老了不会老花”其实是一个误区老花眼属于一种退行性的病变,所以,当人到了中年以后,都会出现这种症状,只不过有的人出现的年龄比较早,有的人出现年龄晚一些。对于近视的人群,有可能出现的时间会比正常人晚一点,但是,一定会出现这种症状。这是因为,从视觉上看,近视眼是看近清楚看远模糊,因此要戴近视眼镜(凹透镜);老花的人则是看近不清楚,看远和原来一样,所以要戴老花镜(凸透镜)。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的人眼睛也会发生衰老退化现象。当他们的眼睛老花以后,看东西相当于在原来近视眼镜的基础上加了个凸透镜片,所以看近物体时需减去原先近视镜片的度数或摘掉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楚。譬如原来200度的轻度近视,现在有了200度的老花,此时看近物体可以不戴眼镜,于是给人感觉似乎视力已接近正常,造成近视与老花相互“抵消”的错觉。然而,近视的人在看远处物体时,仍然需要戴近视眼镜的。近视的人出现老花的年龄可能延后,但近视与老花两者不能相互“抵消”。配戴300度以内近视的人不需戴老花镜,但300度以上的中高度近视则需要配戴近视眼镜和老花镜。不少有此情况的老年人同时备有近视与老花两副眼镜。眼科医生简介主治中医师金笑笑台州市中医院眼科主治中医师,浙江省中医眼科学会青年委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六全天
“笑尿了”,原是网络上用于调侃的话,却是现实生活中不少女性实实在在要面对的尴尬事,有些女性真的会在大笑或者喷嚏、咳嗽、运动的时候,一不留神,尿液会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来,这就是典型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一直以来,A女士(化名,下同)都有这样的难言之隐。49岁的她,3年前开始就有大笑、打喷嚏、跳跃时出现漏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在多次求医无果后,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到台州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经详细检查后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入院后,经过科室讨论,妇科何宇主任医师为其进行微创手术,术后第3天,A女士就出院回家了。术后一周来院复诊,A女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此次手术彻底解决了困扰她多年的漏尿烦恼。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约有18.9%的成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尤其是50~59岁年龄段的女性发病率最高,高达28.0%,每3~4人中,就有一人面临着压力性尿失禁的尴尬。01如果您有以下问题这很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密切关注卫生间,每天超过8次。容易尿急,而且忍不住,一有感觉不去不行。难以控制的遗尿,不得不经常更换衣服。经常夜尿,而且动不动就被尿憋醒。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时尿液不自主流出。02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①妊娠和分娩:特别是女性多次妊娠和分娩、产程长、难产、巨大儿等,会进一步加重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②长期腹压增加: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久坐久站、重体力劳动等因素也容易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从而导致压力性尿失禁。③肥胖:有研究显示,肥胖女性患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显著增高。④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逐渐会出现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这些因素均会诱发压力性尿失禁。⑤盆腔脏器脱垂:盆底支持组织平滑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结缔组织纤维化和肌纤维萎缩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⑥盆腔手术史:使盆底支配相关肌肉的神经受损或肌肉受损,主动控尿功能下降。03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保守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如减肥、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或减少腹压增加的活动,积极治疗便秘等;盆底肌训练坚持凯格尔锻炼,可以使深层盆底肌肉得到训练;盆底电刺激治疗不能主动收缩盆底肌的患者,可以尝试采用生物反馈和盆底电刺激的方法,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尿道闭合压来改善控尿能力。#手术治疗#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ensionfreevaginaltapeobturator,TVT-O)是目前世界上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新的“金标准”,已极大改善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情,治愈率大于80%,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福音。它选择更安全的经闭孔膜路径,避开可能损伤膀胱的耻骨后间隙路径,仅在尿道和阴道之间切一个1cm的切口,将一生物材料的吊带放在尿道下方,经闭孔穿出,具有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远期随访效果佳。文章开头提到的A女士,就是进行了这项手术,术后效果良好。牵手名医台州市中医院妇科常规开展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ensionfreevaginaltapeobturator,TVT-O),并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盆底学组委员朱海斌教授每月莅临指导并手术。目前已为多名女性患者解决了“难言之隐”,彻底摆脱了“羞羞的尴尬”。咨询电话:0576-8882578413750698318
每周日18:45台州三套准时播出手机客户端可点击《无限台州》app椒江频道《中医文化讲堂》专栏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最近养宠物的人是越来越多犬类、鸟类都有有一条微信在朋友圈在鸟友朋友圈里面是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有一位市民呢说是接触了一种鸟类而得了一种叫鹦鹉热的疾病那到底什么是鹦鹉热呢?它是否可防可控呢?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本期《中医文化讲堂》栏目组邀请台州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主治医师陈苍宋来为大家答疑解惑▼陈苍宋,台州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治医师,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于呼吸系病的诊治,如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呼吸科常见疾病,熟练掌握支气管镜的常规操作;参与多项省市级科课题,主持市级课题1项。坐诊时间:每周二下午,门诊210室预约电话:0576-88825601
麻醉后都需要去枕平卧吗?只有大众认为的椎管内麻醉,俗称“半麻”才会涉及去枕平卧问题,全麻不存在这问题。椎管内麻醉可分为三类,即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硬脊膜外阻滞、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其中腰麻跟腰硬联合麻醉因其需要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需要穿破硬脊膜,所以很有可能在术后出现头痛。头痛是椎管内麻醉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典型的头痛可在穿刺后的6~12小时内发生,多数发病于操作后的1~3天。75%的病例头痛持续4天后消失,10%的病例持续1周。因此,传统护理常规对施行该种麻醉方式的病人在麻醉中和麻醉后,要求其必须去枕平卧以减少麻醉后头痛发生率。但手术中和手术后病人大多清醒,去枕使大多数病人非常不适,甚至强烈要求垫枕,特别是肥胖患者或者是驼背(脊柱后凸)的病人甚至感到难以忍受。麻醉后头痛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一是脑脊液沿针孔外漏,致颅内压降低,脑组织移位牵拉脑膜和脑神经引起头痛,其程度随体位改变而显著加剧,这与穿刺针的直径、针尖形态、穿刺技术及病人体位等均有关系,影响因素甚多;其二是穿刺时无菌手套的滑石粉、药物、消毒液等随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化学性物质刺激脑膜所致,这种头痛与体位一般没有必然关系。因此对头痛应该区别其特点和原因加以不同的处理。首先应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局麻药,皮肤消毒时要彻底清洁皮肤和脱碘,手套表面的滑石粉要先用盐水冲洗干净,这样可以基本防止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头痛。手术日输液量不少于2500ml(尽量不用高渗液体),术中及时纠正低血压,术后需让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以减少脑脊液外流,并保证足够睡眠。但是,硬膜外麻醉穿透者由于硬膜外穿刺针比较粗,还是需要卧床休息的。多喝水,也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生理盐水,能够促进脑脊液的产生以及症状的恢复。常规椎管内麻醉病人,条件允许下行去枕平卧位,期间少抬头,在床上能适当翻身、活动。如遇需要特殊体位病人,如肥胖患者平卧影响呼吸功能者,此时因重点关注呼吸功能方面,行适当抬高床头缓解呼吸困难。
邵慧瑾,台州市中医院康复科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曾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擅长: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慢阻肺、营养不良、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治及身体和心理康复。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周三上午。门诊地点:门诊大楼康复科门诊室。
邵慧瑾,台州市中医院康复科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曾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擅长: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慢阻肺、营养不良、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治及身体和心理康复。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周三上午。门诊地点:门诊大楼康复科门诊室。
每周日18:45台州三套准时播出手机客户端可点击《无限台州》app椒江频道《中医文化讲堂》专栏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前段时间,有观众朋友给我们来电说,他父亲得了冠心病住院治疗,现在是已经康复出院了,不过他有点担心,这得过冠心病,虽然现在已经康复,他是否还能够正常生活?那之后在运动当中,如果说胸闷、心痛发作的时候该怎么办?医生建议是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所以他就想问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心脏康复是属于一种怎么样的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果呢?本期《中医文化讲堂》栏目组邀请台州市中医院康复科的主治中医师邵惠瑾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本期主题: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邵慧瑾,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中西医诊疗,如高血压、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近年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心脏康复半年,擅长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身体和心理康复。坐诊时间:每周三上午预约电话:0576-88825601
68岁的李大爷,雨天不小心摔倒,导致了右桡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主治医师根据患者情况,完善各项术前相关检查,其中包括一张肺功能检查单,病人及家属很不理解,觉得肺功能和骨折是完全不相关,甚至怀疑医院存在过度医疗情况。但当检查结果出来后,主治医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分析解释,并介绍了肺功能检查在麻醉术前评估的重要性,病人及家属顿解疑惑。主治医师介绍,在了解患者情况时,发现患者有几十年的吸烟史,近几年间断出现咳嗽、咳痰,且有活动后胸闷、气喘等症状,于是要求患者术前进行肺功能评估,了解呼吸功能状况。果不其然,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提示存在重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手术存在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术前、术中、术后的干预,提高患者的安全性。1术前肺功能检查主要查什么?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身体无损伤,无痛苦、无辐射和很少引起不适,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主要是通过吸入、呼出气体的容量大小、气体流动速度的快慢以及气体成分的分析等了解肺的通气、换气功能情况,目的是了解呼吸系统的生理状态,明确肺功能障碍的类型,判定病变损害的程度,评估肺的储备功能。主要包括:肺容积检查肺扩张和回缩的过程中,肺内气体体积产生的相应变化。通气功能检查单位时间内随呼吸运动进出肺的气量和流速,反映气道通畅性和呼吸阻力。弥散功能检查气体分子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能力。最大通气量检查人在深呼吸后单位时间即一分钟内可以呼出的最大气量。2术前肺功能检查有什么意义?外科手术是有创治疗,无论手术还是术前麻醉、术后伤口疼痛均会导致呼吸功能紊乱,通气、换气功能下降等肺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围术期的死亡风险。根据相关报道,胸部及上腹部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概率为20%-70%;而对于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其他人高好几倍,因此术前常规评估肺功能是尤其重要:1判断患者呼吸功能的基本状态,预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PPCs)发生的可能性;2评估手术风险,制定手术计划;3明确有无麻醉风险及程度;4指导围手术期改善肺功能的治疗计划。图示▲图一▲图二▲图三3术前肺功能检查适应症1胸、腹部手术(尤其重要);2各种外科、骨科、妇科手术;3拟实施全身麻醉;4重度吸烟、胸闷病因不明、慢性肺部疾病及任何肺部疾病史;5老年(>60岁);6肥胖。4术前肺功能检查禁忌症1咯血及活动性肺结核;2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3心血管疾病或近期有心肌梗死或肺栓塞,因为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诱发心绞痛或引起血压改变;4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肺功能检查对决定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麻醉措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及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PPCs)和死亡率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判断手术可行性和决定手术范围的主要依据。应注意不能仅凭单一结果决定是否手术,应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检测地点:门诊二楼肺功能室(211诊室隔壁)预约电话:0576—88804335
预防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眼在不用调节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后,经过屈折,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眼。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视是一种可控可矫正的疾病,“戴眼镜会加重近视”是一种误区,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青少年发现近视后,父母应该科学对待,发生前做好预防,发生后科学治疗。近视眼的预防01工作或阅读时,坚持“一尺一拳一寸”的(阅读距离33cm;身体距桌8cm;手距笔尖3.33cm)护眼原则,保持良好坐姿,且一种坐姿不宜时间太长,否则易产生疲劳。02改善照明环境,避免在较暗光线下学习工作。03应减少一次看近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0分钟,稍微休息几分钟再继续近距离阅读或工作。长时间用眼后注意眺望一下远方,休息下眼睛。0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躺着看书、玩手机,不在公交上看书、玩手机。05中小学生要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正确做眼保健操的习惯,定期查视力。06保障充足睡眠时间,让眼睛得以充分休息。07控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近视一旦发生,除部分手术方式可治愈,其他矫正视力的方式都是需要终身进行的,但是一般来说其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重度近视与病理性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眼底损害等,需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生不适须立刻就医。眼科医生简介主治中医师金笑笑台州市中医院眼科主治中医师,浙江省中医眼科学会青年委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门诊时间:周一、周六全天
最近,有病人反映我们药房的麸炒苍术“长毛发霉”了,其实这是中药的“起霜”现象,而不是发霉变质。一说到“起霜”类的药材,大部分人的脑海中会闪现出“柿霜”、“西瓜霜”这两种。吃过柿饼的人都知道,柿饼上白白的霜不但可以服用,还具有清热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它能清上焦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治咽喉口舌疮痛。柿饼上的白霜是葡萄糖和果糖因为水分的蒸发,在柿饼表面凝结形成的一种聚合物。品质越好的柿饼,“柿霜”就越白、越厚。一些中药材表面也会出现白霜,大家不要认为是发霉了。一、什么是“起霜”?起霜是指某些药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可在它的表面析出化学成分结晶的一种特殊现象。起霜的形态有白霜、白毛、亮银星或小亮星等。白霜是指药材干燥过程中,随着水分散失而析出白色物质,如苍术、五味子、山茱萸等。白毛是指苍术切片后放置干燥过程中析出毛絮状结晶。亮银星或小亮星是指药材中一些成分在表面析出结晶,在光照下可见点状闪光,如牡丹皮、徐长卿、厚朴等。历代本草对五味子、牡丹皮、苍术、厚朴、柿霜和西瓜霜等6味药材的“起霜”现象进行了记载。五味子的“起霜”现象发现最早,在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里就有记载。二、“起霜”的中药有哪些?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起霜”,这些饮片或许看起来很“脏”,但这都是地道药材的表现,是质量好的标志。能产生起霜现象的中药还不少,下面给大家举例讲解:【①苍术】苍术能起霜说明质量好,苍术的主要功效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苍术还是古人防瘟疫的“明星”,因为它不但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我们佩戴的香囊里都会放苍术,因为苍术香气浓烈可以避邪杀菌,所以一些医院会燃烧苍术来进行空气消毒。《中国药典》规定苍术有两个品种来源,一种是“茅苍术”,另一种是“北苍术”。“茅苍术”断面有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而“北苍术”不会形成白色细针状结晶。也就是说茅苍术有效成分含量高,能起霜,所以说“能起霜的茅苍术”质量比“不能起霜的北苍术”好。【②五味子】五味子分为南北五味子两种,南五味子产于长江以南各地。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地区。五味子药材表面有“色白、形如盐霜”的结晶状物质,常称为“白霜”。历代文献多认为北五味子具有“起霜”现象,而南五味子不具有“起霜”现象。▲起霜的北五味子【③含有的酚类物质】厚朴、牡丹皮、徐长卿等含有的酚类物质,时间长久后会析出霜,折断面会有“亮银星”产生,容易误认为发霉,但也不是长霉。▲牡丹皮片柱状结晶(示亮银星)【④生长于海水中的药材】海藻、昆布、羊栖菜等药材生长于海水中,所以药材表面会残留盐,再加上本身析出的甘露醇,形成一层白色的盐霜和白霜,也不是发霉,不过此类药材以盐霜少者为佳。【⑤天冬、柿饼】天冬、柿饼炮制过程中,会挂霜,主要是内部的葡萄糖和果糖随水分扩散于表面结晶成霜,并非发霉。【⑥酒女贞子】酒女贞子在贮藏过程中,含有齐敦果酸的成分有时会析出成霜,也不是发霉。【⑦淡豆豉、瓜蒌皮、土鳖虫等】淡豆豉、瓜蒌皮、土鳖虫等,因为氨基酸、无机盐的析出,也会导致成霜。除了药材本身的起霜现象会被误认为发霉,还有其他情况也容易被误会。【①盐霜】蝎子有淡全蝎和盐全蝎两种。淡全蝎不加盐,但是不加盐的全蝎极易变质,不利于保存,所以市场上并无纯粹的不加盐的蝎子,只是用盐量极少。而盐全蝎则是用较多盐炮制。两种全蝎炮制好时表面无盐析出,不过在后期存放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会析出盐霜,再加上蝎子本身也会析出氨基酸无机盐等等,所以,在蝎子表面会形成一层白霜,但不是发霉。【②粉霜】粉霜指某些果实和种子类药材的外皮上的蜡质粉状物,例如成熟的李子表皮会挂粉现象,是植物本身为了保护成熟果实或种子而形成的,例如冬瓜皮、皂角等,不是发霉。【③白毛】白头翁根头部稍膨大,有白色绒毛。款冬花外表面红紫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这些药材上的白毛也不要误认为是长霉噢!【④碱粉】枸杞子表面偶见的“霜”并非发霉,更不是结晶。因新鲜枸杞子表面有一层蜡质,直接干燥时不容易脱水,故干燥前会用碱液浸泡,溶解蜡质层,因而干燥后的枸杞子表面会残留白色的碱粉,虽为食用级,但也不宜长期多量摄入,建议食用前用清水冲洗一遍。三、中药的“起霜”可以用吗?发霉的药材是不能吃的,如果是“起霜”的药材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因为,“起霜”的药材仅有药物外表颜色的改变,中药内在质量一般不受影响,不影响临床疗效,有些还是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而发霉的药材,除外表颜色有所改变外,药物内在颜色和质量都发生了改变,且具有霉味,严重影响中药质量。四、“起霜”和发霉的区别判断中药是“起霜”还是“发霉”,首先,要看外观颜色。药霜一般均是白色,在药材表面的分布也不太均匀;而发霉的白色物质较厚,颜色比药霜也深,一般是白色稍带灰暗,甚至绿色,在药材表面呈均匀分布,并且闻起来有较为明显的霉味。其次,还要看“霜”的脱落难易程度。药霜较容易脱落,用手轻轻一擦,就会有白色的霜留在手上,所擦之处就可以看见药材表面的原色。如用手轻轻擦发霉药材的表面,一般只有少量霉菌脱落,大多数仍留在药材表面,颜色仍然是原来的“霉色”,霉菌群在药材表面附着比较牢固。最后我们看药材的干燥程度。起霜的药材看起来比较干燥,药材质地硬脆;而发霉的药材质地会变软,有粘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