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教育

【药学科普】警惕!开车还需防“药驾”

发布时间:2020-07-17 15:03:33本文来源: 药剂科阅读量: 612980

6373223691233288936879455.jpg

酒后驾车的危险性已众所周知,而由于服用某些药物直接导致交通事故,可能大家还未可知,其实服用一些药物后驾车,其危险性不低于酒后驾车,这就有必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了。



什么是药驾呢?


所谓“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行为。由于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而很容易酿成祸患。


小贴士:哪些常用药有“药驾”效应

现今已知大体上有近十类、数十种药物是驾驶人员必须小心服用的。面对如此多的药品,大家是否觉得无从分辨呢,我们将这些药物进行总结,分类汇总,下面将为大家进行具体介绍。

6373223691242658395907639.jpg

镇静催眠药和抗癫痫药:镇静催眠药如安定、苯巴比妥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抗组织胺药如苯海拉明、盐酸赛庚啶等。服用上述药物后会引起头晕目眩、乏力嗜睡。该类药物明文规定驾驶人员禁用。


镇咳、镇痛药:可待因,是从罂粟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镇咳、镇痛和镇静作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会导致服用者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感觉功能紊乱。其他镇咳药如喷托维林、苯丙哌林等,有致疲劳、倦睡作用,可能影响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含有吗啡、羟考酮的镇痛药,会导致产生幻觉、精神松怠、平衡感丧失等。


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药:美西律、阿普林定等,服用后可出现眼冒金星、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制剂等抗心绞痛药,常有头痛、眼花、耳鸣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服用剂量过大还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低血压昏厥等不良反应,故驾车时慎用。


降压药和降糖药:降压药如普萘洛尔、利血平、硝苯地平等可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利于驾驶安全;各类降糖药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潜力,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多见,在饥饿状态下用药更容易出现问题,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影响驾车安全。


某些中药成分:如天麻和人参,中药天麻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天麻素,该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欣快、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我们该如何避免“药驾”?

6373223691186414485564124.jpg

一份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服用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常用药)的事故率,达72%;而服用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面对来势汹汹的“药驾”,大家在自己的日常用药中要多个心眼,防患于未然。


司机朋友在生病期间应谨慎服药,看病时应主动向医生表明司机身份,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无论是医生开的药还是自行去药店买的药,都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如果有此类副作用,注意事项中会注明服用药物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牢记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不可超剂量用药,还要尽量避免药物在血药浓度峰值的时间内开车,严格遵医嘱服药。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要在开车前4小时服用,等身体无不良反应后再开车。如果在感冒时驾车,最好选用中成药,或选择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