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普】麻醉后都需要去枕平卧吗?
麻醉后都需要去枕平卧吗?
只有大众认为的椎管内麻醉,俗称“半麻”才会涉及去枕平卧问题,全麻不存在这问题。

椎管内麻醉可分为三类,即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硬脊膜外阻滞、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其中腰麻跟腰硬联合麻醉因其需要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需要穿破硬脊膜,所以很有可能在术后出现头痛。

头痛是椎管内麻醉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典型的头痛可在穿刺后的6~12小时内发生,多数发病于操作后的1~3天。75%的病例头痛持续4天后消失,10%的病例持续1周。
因此,传统护理常规对施行该种麻醉方式的病人在麻醉中和麻醉后,要求其必须去枕平卧以减少麻醉后头痛发生率。但手术中和手术后病人大多清醒,去枕使大多数病人非常不适,甚至强烈要求垫枕,特别是肥胖患者或者是驼背(脊柱后凸)的病人甚至感到难以忍受。

麻醉后头痛的原因一般认为有:
一是脑脊液沿针孔外漏,致颅内压降低,脑组织移位牵拉脑膜和脑神经引起头痛,其程度随体位改变而显著加剧,这与穿刺针的直径、针尖形态、穿刺技术及病人体位等均有关系,影响因素甚多;
其二是穿刺时无菌手套的滑石粉、药物、消毒液等随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化学性物质刺激脑膜所致,这种头痛与体位一般没有必然关系。
因此对头痛应该区别其特点和原因加以不同的处理。
首先应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局麻药,皮肤消毒时要彻底清洁皮肤和脱碘,手套表面的滑石粉要先用盐水冲洗干净,这样可以基本防止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头痛。
手术日输液量不少于2500ml(尽量不用高渗液体),术中及时纠正低血压,术后需让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以减少脑脊液外流,并保证足够睡眠。
但是,硬膜外麻醉穿透者由于硬膜外穿刺针比较粗,还是需要卧床休息的。多喝水,也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生理盐水,能够促进脑脊液的产生以及症状的恢复。

常规椎管内麻醉病人,条件允许下行去枕平卧位,期间少抬头,在床上能适当翻身、活动。如遇需要特殊体位病人,如肥胖患者平卧影响呼吸功能者,此时因重点关注呼吸功能方面,行适当抬高床头缓解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