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喝入秋后的第一杯“奶茶”】市中医院针灸科面瘫专科团队帮您解决面瘫!
【面瘫的定义】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是指原因不明的茎乳孔内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包括贝尔氏(bell's)麻痹和Ramsay Hunt综合征,俗称面瘫。在中医学上属于“口㖞僻”、“口眼涡斜”等范畴,是指以口角涡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
【发病原因】
1) 急性非化脓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病毒等);
2) 面部受凉、受风所引起局部血管的变态反应,如血管痉挛、神经水肿等;
3) 与情绪相关,如生气、焦虑等。

【临床表现及分期】
临床表现:
1) 起病突然,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
2) 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患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3)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患侧的齿颊间隙内,严重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临床分期:
1) 急性期:1-7天;
2) 静止期:8-15天;
3) 恢复期:16天-3个月;
4) 后遗症期:3个月以后。
【临床专科团队及治疗经验总结】
台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设有面瘫专科,以浙江省中医院医学博士后张海峰主任、本院朱希法主任、姜伟强主任等为专家指导团队,郑肖副主任医师为专科负责人,其下团队包含主治中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3名,同时本科室还有以崔海青护士长为首的专业中医护理团队为面瘫康复治疗。

本团队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从中总结出一些治疗经验。本团队针灸治疗面瘫,采用“分期治疗”原则,在发病的1-7天(急性期),面神经处于水肿炎症状态,且伴有耳前和耳后的疼痛,治疗以“祛邪”为主,针刺采取循经远端取穴为主,局部取穴采用轻刺激,可选取太阳、下关、颊车、合谷、外关、足三里、太冲、翳风等穴。在发病的第10天左右(静止期),本团队采用肌电图来评估面神经支配肌肉的损伤程度,借此来评估面瘫的预后情况。静止期和恢复期的治疗,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加用电针,波形选用疏密波。针刺选穴为阳白透鱼腰、四白透地仓、地仓透颊车,承浆、牵正、下关、合谷、足三里(艾条灸)、风池等穴,此外配合火罐闪罐法和脸部推拿,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关于后遗症期,病久而治疗效果不好,如额肌、口角肌仍未出现活动,可结合火罐闪罐法,或三棱针在阳白、太阳、地仓等穴处刺络拔罐治疗,或可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本科室另有开设穴位埋线中心)。在以上治疗的同时,本团队还有专业的康复锻炼和中医护理,多数患者可在2-3个月内康复,部分病情较严重者,保守治疗无效,可选择手术治疗。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调畅情志,忌用冷水洗脸,忌食生冷辛辣食物,避受风寒,可常用热毛巾敷于患处,同时配合本团队的“面瘫操”来恢复面部肌肉功能。
您的笑容,我们来保驾护航!
更多关于面瘫问题,可扫二维码咨询:
面瘫交流群
咨询电话:门诊88825774,住院部8822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