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滥用血液制品;②加强对献血人员的管理;③不使用未彻底消毒的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等;④加强餐具消毒,餐饮业从业人员必须定期健康体检;⑤注射乙肝疫苗。
①容易导致低血糖;②饥饿感有头晕、乏力、心慌、注意力不能集中;③容易发生昏厥;④诱发肥胖、胆结石等疾病;⑤影响生长发育及工作、学习。
①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染;②乙型肝炎通过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尿液等传染。
①学会炉具正确操作方法②厨房要保持通风③烧水做饭时人员不要长时间离开④及时更换腐蚀、老化、漏气的橡皮管。⑤如在家中闻到煤气臭味时,应想到煤气泄漏的可能,立即关闭煤气瓶角阀,同时打开窗户通风。
烟中含有害物质,易引起气管炎、肺癌等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省在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指导下,大力建设“卫生强省”,坚持以人为本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提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同时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是依靠群众促进健康的最具普惠性、最具成本效益原则的预防措施。从发展的角度来说,维护个人健康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卫生公德。只有人人都树立健康观念,人人参与防病治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健康99条——公民健康素养读本》也为我省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了把握健康素养基本内容的范本。充分了解和利用这个范本,有助于指导和帮助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正确处理经常遇到的生理、心理和环境卫生问题,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自觉维护自身的健康。各级卫生部门在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要、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城乡基层健康教育等工作中,应当把推行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作为工作重点,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肩负起向群众宣传推广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责任,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实现“民本卫生、和谐卫生”的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愿《健康99条——公民健康素养读本》成为全省人民的健康之友!祝广大读者健康久久,幸福永久!
①不吃病死禽畜肉;②不吃腐败变质食物;③不吃被农药污染的食品④不吃已发芽的土豆;⑤切熟食前要洗净刀案,或切生熟的刀案分开。
①容易肥胖;②诱发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病、脂肪肝等疾病;③易患龋齿。
①浸泡水洗法:蔬菜上粘染的农药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如此反复清洗浸泡2至3次,基本上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农药。②碱水浸泡法: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到10克)5到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重复3到5遍。③储存法:蔬菜上残留农药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缓慢地分解。冬瓜、南瓜等不易腐烂的蔬菜可以先存放1周再食用。④热水法:有些蔬菜瓜果可通过热水去除部分残留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到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洗一、二遍。
基本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①性生活传播;②通过血液传播;③母婴传播。艾滋病的防治: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其主要预防措施是:(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①不要性滥交;②不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③不要共用注射器、针头、牙刷、剃须刀等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灸针;④使用煮沸方法或用酒精、次氯酸钠、速消净等作为消毒剂消毒物品、器具;⑤不以任何方式吸毒;⑥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不要怀孕。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合理安排膳食;(2)坚持适当运动;(3)改变不良行为;(4)保持平和心态;(5)自觉保护环境;(6)学习健康知识。
(1)学习卫生知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定期进行健康体检;(2)饭前便后洗手,每天早晚刷牙;(3)勤洗头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澡换衣、勤晒被褥;(4)不吸烟、酗酒和吸毒;(5)注意营养搭配,生熟食品分开,社区居民家庭至少有2个砧板、2把菜刀;(6)厨房灶具卫生、碗筷干净,备有常用消毒剂,餐具定期消毒;(7)环境清洁,居室经常通风,空气新鲜、无异味、无“四害”;(8)厕所无臭、无蝇、便池无尿碱;(9)按程序及时让孩子进行免疫预防接种;(10)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事故。
电脑辐射斑是近来新出现的护肤名词,信息时代,人们享受着电脑带来的高效、便捷,但同时我们的皮肤也在遭受着电脑的无声侵害,大大小小的电脑辐射斑、皮肤干燥有细纹、肤色变黄、毛孔变粗、小痘痘外冒、眼睛干涩、黑眼圈形成并不断加重……那么应该怎样才能轻松搞定让人烦恼的“电脑辐射斑”呢?1、注意皮肤保洁。上网之前涂上隔离乳液,上网结束后,第一项任务就是洁肤,用温水加上洁面乳彻底清洗面部,将静电吸附的尘垢通通洗掉,然后涂上温和的护肤品。久之可减少伤害,润肤养颜。2、对经常上网的人,增加营养很重要。维他命B对脑力劳动者很有益,如果睡得晚,睡觉的质量也不好,应多吃动物肝脏、新鲜果蔬,它们含有丰富的维他命B族物质。此外,肉类、鱼类、奶制品也有助于增加记忆力;巧克力、小麦面圈、海产品、干果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协调性,是上网时的最佳小零食。3、不定时地喝些枸杞汁和胡萝卜汁。枸杞汁和胡萝卜汁对养目、护肤功效也很显着。如果你十分在意自己的容貌,那就赶紧抛弃那些碳酸饮料,改饮胡萝卜汁或其它新鲜果汁。4、每天上午喝2至3杯的绿茶,吃一个橘子。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不但能合成视紫红质,还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因此,绿茶不但能消除电脑辐射的危害,还能保护和提高视力。如果不习惯喝绿茶,菊花茶同样也能起着抵抗电脑辐射和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5、应尽可能购买新款的电脑。一般不要使用旧电脑,旧电脑的辐射一般较厉害,在同距离、同类机型的条件下,一般是新电脑的1-2倍。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劳。还要注意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离屏幕越近,人体所受的电磁辐射越大,因此较好的是距屏幕半米以外。6、趴着睡觉要记得关机,而不只是把屏幕关掉。其实,键盘比显示屏的辐射更加厉害,只把屏幕关掉是无法杜绝辐射线的,而且我们都是趴着睡,头直接对着键盘显然是走入了误区,赶紧改正这样的坏习惯!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是人类疾病中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它又称“痨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均构成严重威胁。在全球所有传染性疾病中,它成为成年人的首要死因。传染途径:1、呼吸道传染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染途径,飞沫传播为最常见的方式。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2、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当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袭而机体抵抗力低时,感染后才能发病。预防措施: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注意个人和室内卫生。2、接种卡介苗,可维持5-10年,隔数年后,对结素实验转阴者还需复种。3、加强体育锻练和自身防病免疫能力。4、发现咳嗽、咳痰、咳血、发烧、盗汗等可疑症状者及时诊断治疗,早发现患者,对已患病者进行有效规律药疗,在痰转阴之前必须严格消毒隔离,避免传染。治疗:一旦发现患了肺结核,就要争取尽早治疗。就医时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往往选择几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并要求病人用药达到一定的时间(一般是6个月),如果病变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肺组织结构破坏的就越多,使肺功能受严重损害而产生其它并发症。因此肺结核病人一定要按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坚持用药,不得自行减药或停药。另外要注意大多数抗结核药对肝脏有损害,要定期查肝功能;链霉素、卡那霉素有肾毒性和耳毒性,应定期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如有异常,一定要听取医生的意见,调整治疗方案。治疗的同时要增加营养,结核病人饮食的总则就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热量、低脂肪饮食,以滋补及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食菠菜、菠萝、茄子,吃药期间不宜同时进食牛奶而影响疗效,少吃或不吃鱼,对于酒、茶、豆浆在服用利服平期间亦不宜同食。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由粘膜接触到血液感染几率仅为0.09%,由于深部扎伤感染HIV(艾滋病)病毒几率低于3‰,一次高危性行为感染的几率很低。HIV更不会通过间接接触而感染。如果正常人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只要皮肤没有破损,就不会感染;当正常人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的皮肤,而艾滋病感染者没有流血伤口,即使正常人皮肤有破损,也不会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一次无保护的不洁性行为感染的几率是很低的,也不能排除被感染的可能。因此,我们在宣传预防艾滋病的过程中,要求不洁性行为的全程要正确使用安全套,以防万一。众所周知,依靠目前的医疗条件,艾滋病是不能治愈的。因此,很多人“恐艾”可以理解。随着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措施的推广,虽然患病人数在增加,死亡人数却在下降,这说明抗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此外,作为正常人,不应该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歧艾症”和“恐艾症”一样,都使艾滋病感染者行为危险化、举止极端化的催化剂。遭受疏远与歧视会使艾滋病感染者产生逆反心理,容易诱发他们进行抢劫、杀人、自杀、性乱等报复社会的行为,这是很危险的。艾滋病症状没有特异性,不能单凭症状判断是否感染了HIV。“恐艾者”在极度紧张、生物钟被打乱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降低,于是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神经衰弱症候群等自觉症状,到网上找艾滋病感染的知识相对照时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越对照越觉得像,从而使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丧失工作能力。然而,在上述条件下出现的症状对于判断是否急性感染毫无意义。我们认为,发生高危行为后3个月进行检测,结果如果是阴性,就可以100%排除感染可能。艾滋病病毒分为HIV—1型和HIV-2型,在每型又包含不同的亚型。随着病毒的变异,亚型还可能增加。目前全世界流行的是HIV—1型,我国也如此。有的人在网上看到HIV是高变异病毒,即使没有检测出来,也认为自己感染了HIV,恐惧的死去活来。其实,无论它怎么变异,都是HIV,核心的特点是不会变的,而抗体的测试就是针对这个特点进行的,因此,是完全可以测出来HIV病毒的。总之,造成“恐艾症”流行的根本原因是对艾滋病传播方式途径缺乏了解。“恐艾者”除了去做检测,重要的是做心理干预。“恐艾症”的增多反映出当前艾滋病宣传产生的正负两面影响。得益于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有高危行为的人警惕性增强,主动来检测,这是好事;但是有不少人拿到“阴性”结果后依旧恐慌,甚至发展为心理障碍,影响到家庭、工作和生活,就不可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