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留存】面瘫康复操,在家就能做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中医又称“口眼歪斜”、“歪嘴风”、“口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季节性。
面瘫分型有两种,一种是中枢性,病因多见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还有一种是周围性,病因多见于受寒、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健康指导以及康复锻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避免对流风,慎避外邪,注意面部和耳后保暖,热水洗脸,外出佩戴口罩。
2.保持口腔清洁,餐后漱口,遵医嘱予清热解毒类中药汤剂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二)饮食指导
宜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软食或半流饮食,进食时多将食物放在健侧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玉米,洋葱,山楂,海带,大枣,苦瓜,冬瓜,黄瓜,香蕉,丝瓜,南瓜等。尤其季节转换的时候,可以多吃些韭菜、芹菜、春笋、芥菜等,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避免辛辣、硬、粗糙、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品。
(三)情志调理
1.面瘫时因面部麻木肌肉表情不受控制,直接影响形象,易产生紧张或悲观情绪。关心尊重患者,鼓励家人多陪伴,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帮助患者正视疾病。
2.指导倾听舒心的音乐或喜悦的相声,抒发情感,排解悲观情绪,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作用。
3.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调节情志,增强信心。
(四)康复指导
急性期过后,进入恢复期,配合针灸,推拿,闪罐,进行康复锻炼:锻炼前用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每次15~20min,并于早晚自行训练面部肌肉—面瘫操。
面瘫康复操
一、面瘫的自我按摩
第一步,搓合谷穴,两合谷穴相对。下面固定,上面搓,速度中等,一般搓10下,再上下对换,过后两合谷穴发热,个别人会自觉热到上臂及颈项部。

第二步,手掌贴在左右侧颈项部,从锁骨向耳后方向从下向上左右交替擦10次。
第三步,枕部平擦,用大鱼际或小鱼际前后擦枕部,由前向后擦10次。
第四步,搓耳朵,用中指和食指夹耳朵,沿着耳前后皮肤由下向上搓10下,左右可以同时做。
额肌按摩:由眉毛内侧,眉毛中间和眉毛外侧同三个方向,由下而上做按摩,一般揉10次左右。
眼轮匝肌,上轮匝肌按摩:是由内向外轻轻按摩10次,下轮匝肌由下眼睑,由内向外轻轻按摩。

皱眉肌和降眉肌按摩:从鼻梁旁往眉毛内侧头向外侧头,从下到上到外按摩。

鼻肌按摩:直接从鼻子两旁往眉头内侧,从下到上按摩10下。

颧大肌,颧小肌按摩:主要是用食指中指,由嘴角向外拉,按摩10次,笑肌从嘴角向外向上至眼角 提上唇肌,从嘴角一直向瞳孔方向往下向上推,降下唇肌,从嘴角向下巴方向中间靠拢,从上向下,按摩10次。

二、面瘫的自我训练
1.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用力抬眉,呈惊恐状。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
2.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
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
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
4.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
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应收缩口唇并向前嘟嘴,嘟嘴时要用力。
6.鼓腮训练

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
患者能够进行努嘴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物滞留症状会随之消失。
专家介绍
姜伟强,副主任中医师,治未病科(景福华堂)主任,针推科副主任,台州市首届中青年名中医 ,三门县首届名中医。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理事、浙江省针灸学会首届青年理事、浙江省针灸学会经络养生分会委员、浙江省针灸学会文献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委员、台州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临床与文献分会副主任。
擅长传统针刺、灸法、推拿、整脊、揿针、皮内针、埋针、微针刀等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各种急慢性颈肩腰腿痛、肌骨关节运动损伤(关节活动障碍、疼痛)、对针灸疗法优势的内科病(头痛、睡眠障碍、颈源性眩晕、耳鸣耳聋、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胃痛、功能性腹痛、便秘、荨麻疹)儿科(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妇科(产后调理、原发性痛经),并善于呼吸导引调治情志(工作压力过大等引起的身心不适),曾主持厅、市,县级科研项目。
坐诊地点:台州市中医院国医馆(景福华堂)
坐诊时间:每周一、周三全天,周二、周五上午
预约方式:台州市中医院公众号,或电话️ 预约:8881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