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我和中医院的故事】ICU,生命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发布时间:2025-03-10 09:54:15本文来源: 阅读量: 21528

ICU,是重症监测治疗室(Intensive Care U nit)的简称。顾名思义,重症监测治疗室是医院集中监护救治重症病人的专业病房。在许多人的印象中,ICU里住着的都是命悬一线的患者,ICU外则是坐立不安的家属。这是外界对重症医学的误解!实际上ICU不是人生最后一站,很多病患都能在重症医学科转危为安!

我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毕业后,于2016年来到台州市中医院工作,一直在ICU工作。在这里,见证了人世间的百态,这里有病痛,有迷茫、有彷徨、有哭泣、有沮丧、有离别,但也有欢乐、有希望,更有绝处逢生后的幸福和喜悦!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中午,我接到主任电话:“有一位从省级医院转下来的病人,准备好床位,一小时后到住院部门口接120车,说是没有希望了,我们做好最后的关怀工作”。1小时后我和同事来到住院部门口,这时门口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人,都是在等120车的患者亲友。120车准时到达,病床从车上推下来,只见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男性患者,面色苍白、深度昏迷、气管插管、打着呼吸机,陪同的家属也面容憔悴。大家一起迅速将患者推进ICU,安顿好患者后,我询问了家属病情经过并翻阅患者在上级医院的就诊病例。原来患者是到省里看“肝硬化”,挂了专家号,提前一天住在附近酒店,在酒店吃晚饭时突然呕血,送到医院急诊室抢救了2天,后来贫血、昏迷不醒、气管插管打上了呼吸机。

接诊患者后,我与家属谈话签字时,家属很无奈地说“省里医院说他没有希望了,他的亲朋好友很多,都要来看望一下,希望你们能尽力维持2天。”听完家属的描述以及看了检查单后,我发现患者在上级医院做的检查结果并不全面,于是补查了血氨等相关检查,发现血氨数值很高。这时我看到了一丝苏醒的希望,于是一边安排亲友有序的探望,一边抓紧治疗。在家属给的2天期限内,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很快患者意识有所恢复。我们立即联系家属来院探望,把我们掌握的病情重新梳理后给家属详细讲解,把我们看到的“希望”仔细告知家属。取得了家属信任后,家属表示愿意积极抢救治疗。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最后患者完全清醒,转到了我们的监护后病房。

我清晰的记得,出院那天的早上查房时,患者衣着整齐站在窗边晒着太阳,见到我们过来,他感激地说:“是你们救了我的命!”在他出院时我们再次给他讲解了如何避免和减少这种意外情况的发生,也祝愿他能够尽早顺利地看到省级的专家门诊,获得进一步的治疗。“你们都是好医生,不管再好的医院救不了我的命都没用。”患者一再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我院是台州市内最早创立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全市唯一一家市本级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同样赋予了中医的特色,融入了中医理念和方法,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维,这里有独参汤、生脉散、参附汤、大黄牡丹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这里配备了先进的监护和治疗设备,同时拥有现代化抢救技术,科室配备有监护仪、呼吸机、血液净化机、床边支气管镜、床边DR机、床边胃镜、床边彩超机、及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等。医护人员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并对慢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稳定期、重症感染恢复期、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肿瘤相关重症、慢性肾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早期、重症肌无力等病症,采用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不仅丰富了治疗手段,也为重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康复希望,是中医与现代重症医学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为重症患者的救治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可能。

光阴似水,几年时光一晃而过。“你们都是好医生,不管再好的医院救不了我的命都没用。”患者的这句话常常在我耳边想起,激励着我,鞭策着我,鼓舞着我在专业领域努力钻研,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让ICU成为生命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医师介绍


季亚男,台州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岐黄学者”方邦江名医工作室成员、台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康复学组委员、浙江省发明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救治急危重症,如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等重症疾病的诊治抢救工作。对各种常见内科疾病、亚健康调理等具有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周日全天

坐诊地址:全科医学门诊(门诊22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