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科联盟】针灸专科联盟举行“继承和创新服务临床”多学科业务学习交流活动
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我院签约成立中医专科联盟台州协作中心以来,双方紧密合作,针灸科、肿瘤科每月派驻专家来院坐诊,全力推动我院学科、管理及科研的发展。近日,针灸专科联盟举行了“继承和创新服务临床”为主题的多科室业务学习和交流会,开阔学术视野,着力提升中医特色为临床服务的理念。针灸科、消化内科、呼吸科的相关医护人员参加会议。学习会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顾沐恩副主任医师作了题为《现代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及《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研究进展》的专题讲座。 学习专题一:现代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 顾沐恩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现代针刺麻醉的概念,并展示了全面的围术期针麻方案,包括病例选择、术前评估、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与管理等内容。针刺麻醉在围术期的各个阶段发挥着独特作用,如术前抗焦虑、术中稳定内环境与镇痛、减少麻醉药用量、保护器官,以及术后镇痛与快速康复。这种技术可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为临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在胃肠镜检查中,针对静脉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针刺麻醉能够减少麻醉剂使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从而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 学习专题二: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研究进展 顾沐恩首先概述了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研究现状,随后总结了灸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以及消化道肿瘤等领域的效应机制。灸法展现出多因子、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其具体机制包括调节胃肠运动、缓解内脏痛、修复与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以及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精采的讲解使大家对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疗效与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强调了相关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探索价值。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反响热烈,积极展开讨论。消化科王才党主任建议将针灸用于消化科常见疾病,如胃炎、腹泻、便秘等,以常规内科治疗结合针灸,提升疗效与患者满意度。内镜室喻春红主任提议将针刺麻醉应用于胃肠镜检查,特别适用于不耐受或拒绝麻醉的患者,这将减轻胃镜检查的应激反应,缓解肠镜操作时因肠道黏连导致的不适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呼吸科李文斌中医师则建议,将针刺麻醉推广至床边气管镜检查,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与痛苦,方便操作。 针灸推拿科姜伟强主任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交流学习讨论会达到预期目的,进一步加深了相关科室对针灸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前景的理解。今后,各科室间应加强互动,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中西医技术的整合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