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春夏交替养肝护肾之法

发布时间:2024-06-03 14:58:58本文来源: 阅读量: 132918

春夏交替时节,多雨,气温晨凉午热,不能恒定,此时预防疾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能够保持机体阴阳平衡的膳食,切忌饮食过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为我们在春夏交替的养生给出了指导方法:即饮食要平性、穿衣要恰当、运动要柔和、情绪要平和。

 饮食篇

饮食适合进食性质平和的食物,如黑豆、黄豆、扁豆、花生、莲子、芡实、黄牙白菜、菠菜、淮山、萝卜、木耳、蘑菇、鸡蛋、鲫鱼、带鱼、鲈鱼、海参等。对性质比较偏的食物,烹饪时佐以性质相反的食物,以纠其偏性,如在烹调寒性食物时,需佐以姜、葱、蒜等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凉,损伤脾胃;在烹饪温热类菜肴时可配以凉性养阴之品,使其性质平和,如韭黄炒百合。特推荐几款食谱:

 

菊花炒鸡片

材料:鸡肉250克,菊花瓣30克,鸡蛋2只,葱姜、料酒、淀粉适量。

做法:鸡肉洗净,去骨切片,菊花用冷水洗净,葱切段,鸡蛋留蛋清。鸡肉片用蛋清、盐、料酒、淀粉调匀拌好。烧热油锅,葱姜煸炒,倒入鸡片、料酒,再稍炒,将菊花瓣投入锅中,稍炒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补肝明目。

 

葱白猪肝鸡蛋汤

材料:葱白1根,猪肝250克,鸡蛋2只,料酒适量。

做法:葱白洗净、切段,鲜猪肝洗净,切成薄片,起油锅,放入葱白炒香,加入猪肝稍炒,再加入料酒和清水适量,煮沸后将鸡蛋打均倒入,稍沸后加盐即可。

功效:滋阴补血,养肝明目。

清炒马齿苋

原料马齿苋、花生油、盐、姜、香油。

做法将马齿苋洗净,切段,在锅内焯后捞出,沥干水分,姜切末。锅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下姜末煸香,放入马齿苋,加盐翻炒均匀,淋香油,出锅装盘即可。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散血凉血之功效。 

 

二、运动与穴位按压

 

运动有助于阳气升发,增强体魄,可以选择比较舒缓的方式,避免大汗淋漓,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郊游、放风筝等。

 

穴位按压:按摩太冲、合谷穴

 

用拇指指腹垂直按揉太冲、合谷穴,以酸胀感为宜,按揉3~5分钟,每日2~3次。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摩太冲穴可以平肝泄热、疏肝养血、清利下焦。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合谷穴能够镇静止痛、开窍醒神、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三、养生茶饮篇

三花茶

原料:月季花6朵、玫瑰花6朵、茉莉花12朵,沸水冲泡。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通脉,能够调理肝火旺盛引起的睡眠问题。

在春夏时节,要悠闲地品茶。喝之前先欣赏水中的花形、花色,闻闻香气,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舒发肝气。

玫瑰金橘饮

材料:玫瑰花5朵,佛手5克,鲜金橘1个,蜂蜜或糖少许。

做法:鲜金橘切片,先将玫瑰花、佛手加适量清水煮15分钟,后加入金橘片再煮5分钟,去渣饮用,也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糖或蜂蜜。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帮助缓解春季出现的易发脾气、失眠、烦躁不安、易疲劳等表现。

四、养生粥篇

茯苓粥

原料:茯苓粉30克,粳米30克,红枣7个

做法:先把粳米加适量水煮沸,后放入红枣,粥成时再加入茯苓粉搅匀,稍煮即可。

山药薏米莲子粥

材料鲜山药60克或干品30克,薏米30克,莲子15克,粳米50-100克

做法:以上食材同煮为粥,可加糖或盐调味,空腹服。

功效:健脾补气,滋肾固精

山药核桃羹

原料:核桃仁15克,山药20克(干品),冰糖少许。

做法:将核桃仁炒香,同山药共研成细粉,将适量水加入锅内,水烧开后,将核桃仁与山药粉、冰糖加入,不断搅拌,待成浆糊状,即成。

功效:有健脾除湿、固肾止遗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大便燥结者。

④、酸枣仁地黄粥

原料:碎酸枣仁15克、生地黄15克,大米100克。

做法:取碎酸枣仁、生地黄,加水适量制成汤剂备用。将大米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煮至7成熟,再加入汤剂,继续煮至黏稠即可。每日食用1次,可分顿佐餐食用。

功效:具有滋阴安神功效,适合心肾阴虚,低热,入眠困难和早醒失眠者食用。

                                     作者:预防保健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