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仰头起床翻身就会晕眩,你可能得了耳石症!
一、病案介绍
患者王某,女,52岁,以“发作性眩晕3天”就诊于台州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主诉:3天前摔倒后出现视物眩晕,主要表现为在起床或翻身时出现眩晕,视物旋转,每次持续约数秒后消失,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卫生院予“甲磺酸倍他司汀、消旋山莨菪碱”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于外院行“头颅CT、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未予特殊处理。在家休息后症状无改善,经介绍至我院针灸科就诊,患者诉既往多次出现类似眩晕症状,均可自行缓解。
刻下症:见低头、抬头、翻身、起床出现视物旋转,持续数秒后消失,伴头晕、恶心、冷汗。自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耳鸣耳聋、意识障碍、肢体麻木及活动不利等,大小便正常。
二、治疗经过
Dix-Hallpike试验:患者仰卧悬头位向右侧偏出现眩晕和眼震
诊断:右侧后管耳石症
治疗:患者眩晕剧烈,无法接受复位,予针刺百会、风池、合谷、太冲等穴后,患者眩晕略有缓解。再予Epley复位法复位两次,患者眩晕消失、稍有头晕,予针刺筛区穴、耳门、听宫等穴后,患者头晕等症状缓解。
三、什么是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主要表现为:起床或躺下、翻身、仰头或低头等头位或体位改变时出现的头晕,多为天旋地转感,持续时间多不超过一分钟。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心慌等。
发病机制:
1.管结石症。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进入半规管管腔,当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时,耳石颗粒受重力作用相对半规管管壁发生位移,引起内淋巴流动,导致壶腹嵴嵴帽偏移,从而出现相应的体征和症状。当耳石颗粒移动至半规管管腔中新的重力最低点时,内淋巴流动停止,嵴帽回复至原位,症状及体征消失。
2.嵴帽结石症。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黏附于壶腹嵴嵴帽,导致嵴帽相对于淋巴的密度改变,使其对重力敏感,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四、耳石症诊断标准
1.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后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或头晕,通常持续不超过1分钟。
2.位置试验中出现眩晕及特征性位置性眼震。
3.排除其他疾病:如前庭性偏头痛、中枢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低体位性低血压、心理精神源性眩晕等。
4.Dix-Hallpike试验:是判断后半规管和前半规管耳石症(BPPV)的首选方法。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将其头部转向一侧45°,保持头位不动迅速仰卧,头后仰悬垂,与水平面呈30°角,观察有无位置性眩晕及眼震。
五、耳石症治疗方法
(1)耳石复位是目前临床治疗耳石症(BPPV)的首选方法。
Epley法是治疗后半规管BPPV的首选方法。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头部向患侧旋转45°;快速下垂,下垂时头部低于平面30°,保持30秒;头部向健侧旋转90°,保持30秒,身体不动只转头;身体向健侧转90°,保持30秒,头部和身体的角度不变;将患者扶起。
对于一些患者因脖子旋转困难而不能耐受Epley复位时,可以选择Semont复位法。
Barbecue法用于治疗管结石症的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平躺于检查床,然后从患侧开始旋转,每次旋转90°;旋转的动作可以连续做,也可以快速做,根据患者的情况,可做多个周期;将患者扶起。
Gufoni法用于治疗管结石症或嵴帽结石症的水平半规管BPPV。患耳侧侧躺,保持30秒;头和身体保持固定的位置,头部向健侧转45°,保持30秒;将患者扶起。
(2)哪些耳石症患者不适合复位:1.血压特别高的患者;2.心肺功能差,体质特别虚弱的患者;3.严重颈椎病患者。
(3)耳石症复位后易于复发:1.部分患者需要多次复位;2.部分患者复位后易残余头晕、头昏、走路不稳感、害怕再次发生眩晕、焦虑抑郁等,临床上将其归为残余症状;3.部分患者由于眩晕症状严重、精神过度紧张、存在禁忌症等原因,不能配合复位治疗或导致复位无效。
(4)其它治疗
药物治疗、手术、前庭康复(其中前庭康复能减轻前庭损伤导致的后遗症并可作为BPPV患者耳石复位的辅助治疗。
(5)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耳石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耳石症可归属于中医“眩晕”病名中,中医治疗多从肝、脾、肾三脏作为切入点治疗。针灸、中药等在急性期可辅助治疗,在耳石复位后可改善残余症状,在后期可调整体质可预防、减少复发。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耳石症可以提高有效率。
1.急性期:耳石症常发病急骤,初发时为急性期,可持续数日,表现为起床、翻身时突发眩晕,伴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动则尤甚,闭目懒睁,心中惊恐,不敢活动,耳石复位是耳石症(BPPV)发作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若能耐受,可先行手法或仪器耳石复位,常有立竿见影之效。若患者眩晕、恶心呕吐剧烈,不能耐受复位,可先针刺百会、风池、太冲、内关等穴缓解眩晕恶心等症状。
2.残余期:此期多因耳石症复位治疗后真性眩晕消失,头晕、头昏未尽除,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昏沉不适,可伴行走不稳、轻微恶心。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通过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治疗,但单一应用倍他司汀治疗残余头晕难以取得理想疗效。给予稳石针法治疗(筛区穴、晕听区、颅颅底五针、听宫、听会、耳门等穴),有利于改善内耳淋巴循环,增加内耳末梢氧的供应,可明显改善复位后产生的残留症状。
3.巩固期:经过治疗,耳石症(BPPV)患者相关的头晕、头昏、行走不稳等症状已消失,此时进入巩固期。虽然耳石症为良性眩晕,但复发率高,此时重在结合患者的现有其它不适症状和平素体质,调整脏腑功能,并注意饮食,调摄精神,以收全功,减少复发率。
六、如何预防耳石症的发生
1、注意饮食的清淡:患者发生耳石症之后在恢复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之类的,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
2、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加重耳石症的症状,所以患者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3、定期清理耳部:耳石症患者在平时要定期清理耳朵周围或者是耳朵内的脏东西,这样可以防止细菌感染。
4、避免激烈运动:要多注意休息,不要激烈运动,否则会导致病情再次复发。
5、选择合适的枕头:对于耳石症患者选择合适的枕头,这样既可以保证舒适的睡眠,还可以防止耳石发生脱落。
医师介绍
谢秀俊 ,台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主治中医师。擅长运用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运用针灸、正骨及现代手法治疗颈源性失眠,颈腰腿痛,肩关节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胃肠消化不良,压力性尿失禁,痛经,面瘫,头晕等疾病。中国针灸学会灸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针灸学会针灸适宜技术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脐针专业委员会理事,台州市针灸学会理事,台州市中医院热敏灸专科负责人。参与《热敏灸疗法》一书编写,主持市区级科技项目3项,参与市级课题1项,发明专利1项。
坐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周二、周三上午,周四晚上,周五、周六上午。
坐诊地址:台州市中医院国医馆二楼针灸推拿科
黄静娴,台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师从四川省名中医王超,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专业相关论文数篇。擅长运用针灸治疗眩晕、颈椎病、腰痛、肩周炎、膝关节痛、面瘫、失眠、痛经等针灸科常见疾病,以及产后腰痛、疲劳综合征及脾胃虚弱等调理性治疗。
坐诊时间:每周三、五上午。
坐诊地址:台州市中医院国医馆二楼针灸科(热敏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