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疗】得了带状疱疹,为什么皮肤愈合了,疼痛却一直存在?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盘疮”,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有关,该病毒初次感染小孩会引起水痘,水痘痊愈后,该病毒并没有从身体里清除,它会狡猾地潜入神经,“猫”在神经节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它就死灰复燃,不断顺着神经复制繁殖,引起带状疱疹。
哪些人群易患带状疱疹?
免疫力低下常常会诱发带状疱疹。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度劳累、醉酒、焦虑、患癌、服用免疫抑制剂等等。其中50岁以上人群为易发人群!
带状疱疹有什么症状?
皮疹: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分布,一般情况下,只发生在身体单侧。常见于一侧胸背部、腰腹部,也可见于头面部、颈肩部、腰腿部等。
疼痛:在医学上带状疱疹引起疼痛感叫做“烧灼样”“电击样”“刀刺样”疼痛。“带状疱疹半年多了,痛起来我就嗷嗷叫,白天黑夜地叫”,很多患者甚至觉得这种神经痛比癌痛更痛苦,所以带状疱疹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而且,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长期的疼痛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情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皮肤表面的水疱愈合后疼痛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消失。但如果疼痛持续的时间超过1个月,就是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了。
如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有效的抗病毒、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而我国大部分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对此病的危害性认知不够,认为渡过急性期后自然会好,或者采用迷信的治疗方法,从而延误治疗时间,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防止皮损扩散,预防或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
1.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是带状疱疹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新皮疹形成,减少病毒播散到内脏。应在发疹后24―72小时内开始使用,以迅速达到并维持有效浓度,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2.糖皮质激素疗法
普遍认为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并逐步递减可以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和皮损愈合时间,但对已发生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无效。
3.带状疱疹期的镇痛治疗
对于轻中度疼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曲马多;中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
4.疼痛科特色微创介入治疗方式
(1)保护神经技术
神经阻滞技术、硬膜外置管技术:将营养神经、消炎止痛药物通过相关技术注射到病变神经处。
(2)神经根射频技术
将射频针穿刺到神经病变处,缓解疼痛的同时也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过程。
案例介绍
69岁的赵大爷,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腹部带状疱疹,经抗病毒治疗后,疱疹消失。但患者疼痛一直存在,疼痛区域不能触碰,夜间难以入睡,在超声+C臂引导下行胸脊神经根脉冲射频调控术,创口仅为几个小针眼,术后即刻患者感觉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恢复良好。
(3)脊髓电刺激
脊髓电刺激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有效手段。
得了带状疱疹去哪个科室就诊?
早期如果病症以疼痛及皮肤出现大面积疱为主选择疼痛门诊就诊。
医师介绍
王晓,主治医师,曾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进修,多次参加省内外疼痛专业技术培训学习。擅长:疼痛科常见疾病如颈椎病、网球肘、肋间神经痛、弹响指、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膝关节炎、足底筋膜炎,以及病理性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胞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等疾病以及面肌痉挛、手汗症的诊治。对超声引导下的疼痛诊疗、颊针治疗等有丰富经验。
坐诊地点:台州市中医院门诊一楼106(疼痛门诊)
坐诊时间:每周二和周四下午13:30--16:30
微信预约:台州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疼痛门诊
预约电话:0576――88825601
咨询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