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已成为常识,也被大家所接受。通过去医院做身体检查,能够获得自己的健康状况,检查各个指标是否达标,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但也面临着一个问题,许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看到检查报告上眼花缭乱的指标,看得不太懂,一知半解。
体检时一定要注意血压这个指标,一般情况下,收缩压处于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处于80-89mmHg为正常血压高值。
通常舒张压(即下压)超过90或收缩压(上压)超过140都可能成为高血压,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引起脑梗塞、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不过,高血压并不是一次检测血压就能判定。
体检时,血糖也是必查的一个指标,正常情况下,空腹时测量的血糖范围应在3.9~6.1mmol/L之间,超过6.1,又没达到7.0,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人之间,需要干预和关注。血糖超过7.1时,就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了。
血脂检查通常包括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这四项血脂指标中,危害最大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次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样也是心脑血管病致病的危险因素,这三项指标若是高了,需要小心提防。
在进行血液检查时,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mmol/L,甘油三脂>1.7mmol/L、总胆固醇>5.6mmol/L,一般认为是血脂偏高现象。
血红蛋白若明显低于参考值是贫血表现,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血小板数值偏离正常值过多,可能引发心梗等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白细胞升高往往可能是因为体检者出现了细菌性感染,导致各身体器官和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的感染、炎症等情况。
通过心电图数据,一般可以判断出心脏是否有问题。常见的心电图问题有窦性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动过速等。
正常来说,成年人正常的心率为60-100次/分,当然,年龄、性别或者其他生理因素都可能引起差异的存在,比如男性心率较女性慢,运动员心率比普通人慢等。
常见的肝功能五项包括胆碱酯酶、γ-谷氨酰基转肽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其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指标高于检验参考值,说明已出现肝功能损伤需要及时就诊。
主要三项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单纯尿素氮偏高不能说肾脏有病,但需要定期复查。如果肌酐值偏高,要到医生处检查。
我们拿到报告后要重点关注每一项的小结以及最后的总检报告和建议。
体检中会有一些指标处于“临界值”,对于这些“准病人”,不一定要吃药治疗,但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进行干预。必要时可与医生及时沟通,将个人的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告知,征询专业意见。
不能机械地看数值,而是应先与以往的体检报告进行对比,看看哪些发生了明显变化,若某些指标持续升高,应及时找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