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阑尾,是废物吗?
“阑尾”是人体的一处器官,
在现代汉语里,
是没用和鸡肋的代名词。
“阑尾”它生长在哪?

“阑尾”生长在人体大肠和小肠交界处。
它的第一个作用是保护肠道益生菌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对日常消化很有帮助,第二个作用是保护免疫系统。
阑尾炎就是阑尾的炎症,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很多患者有小的粪石阻塞,引起阑尾发炎和感染。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大家对它也并不陌生。但一些大家广为流传的知识并不准确。

误区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误区,排除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了解阑尾炎,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早诊断早治疗。
误区一:上腹痛跟阑尾炎无关
有人会说,阑尾位于右下腹,那如果是上腹部疼痛怎么会是阑尾炎呢?其实早期急性阑尾炎多出现上腹、脐周疼痛,是因为炎症没有波及阑尾浆膜层,是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定位并不确切。当炎症侵犯到浆膜层、壁层腹膜时,是受体神经支配的,感觉变得敏感,定位也更准确,就会感到右下疼痛。
大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但也有一些人发病开始就出现右下腹疼痛。同样的道理,那些认为只要右下出现腹痛就是阑尾炎发作,这也是错误的认识,在考虑到阑尾炎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它疾病的可能性。
误区二:饭后运动就会导致阑尾炎
很多人认为,饭后运动会让食物进入阑尾,引发阑尾炎。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靠谱的。食物在进入胃部到最后消化至少需要6个小时。阑尾位于盲肠末端,饭后半小时运动导致食物掉入阑尾是极少可能发生的。阑尾炎发作的原因多半是因为肠胃消化问题。

肠道的消化功能不良才会导致食物积存,长期停留在肠道的食物残渣才会有掉入阑尾的可能性。因此饭后适当的运动,比如散步,不会增加阑尾炎的风险,相反可以有助于消化。
误区三:阑尾炎必须要割掉阑尾
大家一听到阑尾炎要割掉阑尾就很紧张和害怕,其实阑尾炎不一定非要进行手术切除才能够起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是单纯的阑尾炎,病情不是很严重,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比如药物、输液缓解疼痛症状。如果阑尾炎已经出现化脓性感染,或者阑尾炎穿孔,就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腹腔镜下阑尾手术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阑尾切除术是诊断明确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今微创手术发展迅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全麻后,经脐部入腹腔镜探查,明确阑尾位置和炎症情况,再以腔镜用器械切除阑尾的一种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疼痛控制佳、伤口感染率低的特点,是首选的手术方式。

① 哪些情况适合做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
化脓性阑尾炎;
坏疽性阑尾炎或穿孔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
肥胖的阑尾炎患者;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及小儿急性阑尾炎。
② 哪些情况不适合做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6个月以上的妊娠妇女;
过去有下腹部手术史或伴有严重粘连的患者;
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粘连包块形成;
合并严重腹膜炎及严重全身感染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经专科医生治疗调整,全身炎症明显缓解后,才可行手术。
③ 手术时间
可行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均应控制在24小时内,单纯性阑尾炎手术可延迟至24小时后,阑尾炎伴穿孔坏疽手术应在24小时内进行。儿童患者应控制在8小时内。

④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难度大吗?
根据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对手术的分级,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属于二级手术,即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⑤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风险和
并发症有哪些?
可能出现腹腔脏器损伤、术后腹腔内出血、腹腔脓肿、粪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⑥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效果怎么样?
腹腔镜手术视野开阔、处理彻底,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相对于偏胖患者所行的开腹手术,优势极为明显。


注意事项
1
腹痛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可随便用止痛药。因为止痛后掩盖了病情,容易延误诊断而造成严重后果。
2
疑似患急性阑尾炎,家庭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3
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及技术条件,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即使保守治疗痊愈后也容易再次发作,所以急性阑尾炎在有条件的清况下,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4
非手术治疗者,在用药时应彻底。在症状、体征消失后仍应坚持用药,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5
阑尾炎病情及体征变化较大,有很多病人表现不典型。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温馨
提示
很多人认为阑尾炎是小病,不积极治疗,拖严重了再去医院,这种观念要不得!不要等到阑尾感染发炎再来医院做检查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