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耳鸣、耳胀很困扰?苇管灸来帮忙
苇
管
灸
苇管灸是中国古代名灸,在灸法当中较为特殊。其从耳入手,因耳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以其独特的治疗方式,一直用于耳部疾病的治疗。
苇管灸治疗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
勿令泄气灸筒上七壮。 截箭杆二寸,内耳中,以面拥四畔, 患右灸左,患左灸右,千金不传。 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瘥。 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 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 卒中风歪斜,以苇管筒长五寸, | 孙思邈 千 金 翼 方 |
此后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卷八》“以五寸长笔管,插入耳内,外以面塞四围竹管上头,以艾灸二七壮,右喎灸左、左喎灸右”,清代润鸿的《针灸集成》“以苇筒长五寸切断,一头插耳孔,以泥面密封于筒之口畔而外出筒头,安艾灸七壮,左取右,右取左。又方取苍术以四棱铁销穿孔如竹筒,一如前苇筒法,灸三七壮,有大效”,均详细论述了苇管灸治疗耳鸣耳聋的施灸方法、施灸的壮数等。

1.相关报道
近年关于苇管灸治疗耳部疾病的研究较多,疗效较确切。如:承兰、王和生在苇管灸配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闷临床研究中指出苇管灸可帮助患者提高听力,减轻耳闷症状,其通过苇管将艾叶的温热效应传入耳内,起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艾灸局部能够促进内耳血液循环,调节内耳水液代谢,从而减轻膜迷路积水、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以达到提高听力、减轻耳闷的效果.

路瑶、徐新帅在针刺联合苇管灸治疗海员神经性耳鸣31例临床研究中表明苇管灸作为灸法在外耳道局部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耳内经行血管的血液流变,并能激活相应感受器,进而影响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抑制抗炎机制,从而改善耳蜗代谢和氧供,修复受损的神经元。
2.治疗原理
苇管灸治疗五官疾病特别是耳疾,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备。经过历年医家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其操作方法及借助的工具均得到改良,但无论是改良过的苇管灸,还是简易苇管灸,其作用的原理均是将艾叶温热之药性,传导入耳,从而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的治疗作用。苇管灸以中医传统的灸法为基础,治疗耳疾有其独特性、悠久性,且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3.适应症
耳鸣、耳聋、耳胀、耳闭、耳痛,相当于目前西医学上的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咽鼓管功能不良,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突发性耳聋,噪音性耳聋,耳部神经痛等疾病。如患者出现耳鸣(不管哪种响度,哪种声音),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耳部胀闷感,耳部堵塞感,耳部神经性疼痛等,均可采用苇管灸治疗,减轻症状。
4.目的及意义
目前临床上对于耳鸣耳聋的治疗,因其病因及机制不明确,一直是耳鼻喉科的一大难题,西医西药治疗效果往往较差,苇管灸是通过苇管将艾绒的温热效应更好地传入耳内,从而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以温促通、以温达补的治疗作用的一种灸法,且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故我科开展此灸法,希望为耳鸣、耳聋、耳胀、耳闭、耳痛患者带去健康,同时希望此优良的灸法传承下去,我科从2020年5月份开展至今,治疗近百例,已为部分耳病患者带去了福音,而且台州内,目前开展此灸法,就我们医院一家。
医案分享
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患者,李XX,女,18岁,主诉左耳耳鸣半年。耳鸣如蝉,昼夜不歇,夜间、安静时明显,听力无明显下降,伴有腰膝酸软、乏力,易疲劳,睡眠、大小便正常,舌红少苔,脉细数。曾在台州某一医院查内听道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纯音听阈检查示:双耳听力正常,声导抗示:双耳均为A型曲线,曾口服甲钴胺片、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银杏叶片等药物治疗3月余,未见明显好转,故于2020年8月7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见双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无充血、穿孔。
中医诊断:肾精亏损型耳鸣,西医诊断:感音神经性耳鸣,治疗:中药耳聋左慈丸加减+苇管灸+火龙罐,中药口服14剂,苇管灸+火龙罐,每周1-2次,连续治疗3次,患者左耳耳鸣消失。
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患者,沈XX,女,69岁,主诉左耳堵塞感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3月。无耳鸣,左耳轻度听力下降,伴有颈部左侧麻木感、胀闷感,伴有左侧腿膝倦怠乏力,不能久行,面色不华,睡眠差,大小便正常,舌淡胖,脉细缓。20余年前曾在上海行舌癌手术,左侧腮腺、颈部淋巴结已切除,具体不详,故于2020年8月19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见左侧舌根、颈部呈术后改变,左外耳道通畅,左鼓膜完整、内陷,嘱咽鼓管吹张左侧不通。
中医诊断:脾虚失运型耳胀耳闭,西医诊断:咽鼓管功能不良,治疗:西药予胞磷胆碱胶囊、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口服1周,外治采用苇管灸+火龙罐治疗2次后,患者耳堵塞感、颈部肿胀感麻木感明显好转。
专家简介
聂玲娟,台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浙江省中医耳鼻咽喉学会委员,台州市耳鼻咽喉学会委员,椒江区中医药学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耳鼻咽喉方向。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咽喉科耳鸣耳聋、急慢性中耳炎、嗓音病、急慢性咽炎、喉源性咳嗽、鼾症、急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口腔粘膜病等。
该灸法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灸法,从唐代孙思邈至今一直用于耳部疾病的治疗,本人师从全国耳鼻咽喉重点科室-江苏省中医院-承兰医生,该灸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无任何副作用,已为较多耳病患者减轻耳鸣、耳胀等不适,欢迎广大耳病患者前来就治。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全天、周日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