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教育

【老年人的常见眼病及防治】第一篇-老年性白内障

发布时间:2021-11-30 11:21:17本文来源: 阅读量: 574252

#珍爱眼睛#

微信图片_20211203111210.png
6377412736160800001892234.png微信图片_20211203111210.png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眼部疾病也随之悄然而来,尤其在步入中老年以后。如何做好眼睛保健、让我们尽量远离眼部疾病,这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一些中老年人常见的眼病防治常识对于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

究竟中老年人有哪些常见的眼部疾病会影响到我们的视力呢?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第一篇


老年性白内障

1.什么是白内障?

摄图网_401801278_中西医q版漫画形象对比(非企业商用).jpg

(1)从西医的角度了解白内障。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正常情况下,晶状体是透明的,光线通过晶状体和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人们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的事物。而晶状体发生混浊以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这时人们的视力便会受影响。

微信图片_20211203111620.jpg

(2)从中医的角度了解白内障。

《目金大成 • 卷之一》谓:“膏中有珠,澄澈而软,状类水晶棋子,曰‘黄精’,亦称晶珠”。中医认为,若晶珠浑浊而导致视力受损的内障眼病,即为白内障。多由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注于目所致。老年性白内障,中医名曰“圆翳内障”。

2.老年人发病率高吗?

微信图片_20211203111625.jpg

白内障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还是相当高的,也是全世界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老年性白内障是最为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人白内障的患病率为90%以上。如果知道自己得了白内障,千万不要恐慌,因为随着手术技术和设备的进步,目前白内障已经是一种可治愈的盲。

3.老年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紫外线辐射

糖尿病

职业

高血压

性别

年龄

营养状况

阳性的家族史

4.会传染吗?

微信图片_20211203111718.png

5.有何临床表现?

(1)无痛的进行性视力下降

由开始的视物模糊,逐渐发展到视物不见。

(2)屈光改变

核性白内障,因为晶状体核屈光指数增加,晶状体屈光力增强,产生核性近视,使原有的老视(老花眼)症状减轻。

此外,血糖的突然剧烈升高,也会因晶状体内渗透压的增高造成晶状体屈折力的增加,引起眼的近视或近视度数的突然增加。

所以有的老人本来戴了好多年老花镜,突然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报了,以为老花眼好了,其实老花眼是不会逆转的。出现老花眼变好的情况,最好去眼科检查一下,这种表现实际是白内障早期的症状之一。

(3)单眼视物重影、对光敏感度下降、炫光、视野缺损、色觉改变等。

微信图片_20211203111743.jpg

6.如何确诊?

肉眼很难看出。到医院眼科,通过裂隙灯检查,发现患者晶状体混浊,即可确诊。

微信图片_20211203111807.jpg

7.如何预防?

(1)戒烟;

(2)均衡健康饮食;

(3)定期检查眼睛;

(4)控制好血压与血糖,避免外伤。户外活动多者需要戴太阳镜以及大檐帽,减少紫外线暴露等;

(5)如果不是必须,尽可能避免使用激素类滴眼液,同时也要谨慎使用与白内障恶化有关的药物。

8.如何治疗?

(1)白内障初发期,经药物治疗,可望延迟晶状体混浊的发展,但也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白内障。如果晶状体混浊明显影响患者的视力时,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主流手术方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一般来讲,只要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就可以考虑手术。有些患者虽然视力较好,但其伴有明显的怕光或眩光等不适,也可以尽早手术,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如果等到白内障熟透了再手术,会格外增加手术风险和手术难度。

(2)中药治疗适用于早期患者。

微信图片_202112031119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