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教育

【全民洗手】不洗手等于吃“屎”?太重口了!

发布时间:2021-10-22 08:25:38本文来源: 阅读量: 582236
虽然国内疫情仍然严峻,但人们的工作生活已慢慢恢复到了正常节奏。疫情带给各国及社会的损失不可估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疫情也培养了我们很多好的认知和习惯,比如做蛋糕、做凉皮、戴口罩以及勤洗手等。
6377161125679362506863460.png

在阻击疫情中,各地出台了大量管控措施来控制感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本质是把“卫生习惯”上升到社会管控层面,这就是一场公共卫生习惯、公共卫生意识的大普及、大宣传。无论是个人健康习惯还是公共卫生习惯,养成都是不容易的。譬如勤洗手这件事,无数权威医学专家反复在说一个事实,勤洗手是阻断细菌传播的最有效办法之一,然而真正做到有效洗手的又有多少人呢?

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场例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通气会上,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刘玉萍首先为大家科普了粪口传播的概念,并表示“粪口传播,就是你吃了别人的屎”!

6377161125684050007147540.png
钟南山院士也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由于在粪便里已经发现病毒,粪便是否传染病毒值得高度警惕。
为什么专家都再三强调要多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呢?这是有道理和依据的,因为病毒这个微生物你看不见它,它却能看见你,也能在无形之下进入你的身体!


一记

警钟

洗手究竟有多重要?肺炎与腹泻这两种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有超过350万儿童因为腹泻和肺炎无法迎来他们的5岁生日,用肥皂洗手能挽救上百万儿童的生命。洗手同样能预防皮肤感染、眼部感染、肠道寄生虫病、SARS和禽流感,对癌症病人及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健康有利。

6377161125632487506706208.jpg

用肥皂洗手是预防腹泻和急性呼吸道感染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建议中,第一条就是洗手。可见洗手是一种简单、有效和能负担得起的自我保护措施,可以预防感染和挽救生命。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洗手?

在医疗场所,我们一直强调洗手的“五个时刻”(二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接触患者的周围环境后。

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的手会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病毒、细菌可能会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导致人们生病。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洗手?①传递文件前后;②在咳嗽或打喷嚏用手捂住口鼻后;③在准备食品之前;④吃饭前;⑤如厕后;⑥接触过动物之后;⑦户外运动后;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⑨接触公共物品(电梯扶手、按钮等)等。


洗手基本要领是什么?

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洗手之后最好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干。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如何洗手才正确?

七步洗手法是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的洗手方法,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正确的洗手应记牢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6377161125655925008933920.jpg6377161134121550003870502.png



“手”护健康


近两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也给全世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正确的手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基石。倡导正确洗手是维护自身健康,更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之一,让我们携手前行,“手”护健康。

6377161125652800007177257.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