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好处多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每年的这一天,既是广大儿童的节日,也是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者的节日。
主题意义
1990年以来,每年选定一个重点内容作为当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的主题,尤其是紧紧围绕WHO"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行动纲领的要求,将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巩固和发展我国计划免疫工作成果,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目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每一年主题的确立对全国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普及计划免疫和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市民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也使每个儿童家长了解并深深体会到"计划免疫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使全国儿童获得高水平的免疫种率成为现实,为保护儿童健康、造福子孙后代,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免疫规划
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八月龄2剂次,第1、2剂次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1剂次。
10、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11、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第一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二剂次间隔≥12个月。
12、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重要意义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迅速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人群对相应疾病的易感性,同时具有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作用。即便是有病原微生物的传入,也不能在人群中引起流行。
预防疾病
根据预防接种所用的疫苗的不同,预防不同的传染病。例如: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百白破三联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乙脑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