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共促中医药服务能力大提升
为响应东西扶贫号召,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台州市中医院与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成为医疗对口协作单位,并成立了两个专家团队工作室。
近日,院长张日初随区政府有关领导亲赴四川峨边,并带领我院中医护理骨干到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帮扶指导,并援助设备资金10万元,扩大对口支援工作取得进一步实效。
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86年7月,是一所二级乙等中医院。在职职工120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1人,编制床位30张,实际床位42张,开放床位94张,设立两个病区(综合病房、康复科)。
没有电梯,没有空调,在有限的空间内,物品摆放整齐,标识清楚,床单位整整齐齐。
台州市中医院位于台州市主城区——椒江。医院创建于1956年,是台州市内最早创立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的国标、省标三级乙等市本级中医医院。医院建筑面积37839.47平方米,拥有16层病房大楼,核定床位450张,职工724人,其中高级职称97人,中级职称173人。医院集中了一批台州市较为资深的省、市级名中医、中西医专家,为患者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特色疗法。
从理论到实践我们为对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带去了新的中医护理技术,
如腕踝针法、火龙灸、李氏砭法刮痧等
火龙灸操作演示
火龙灸是针灸特色的疗法之一, 其作用机理是其强大的温阳作用,通过大面积的温热艾灸连同中药液的作用,可以激发督脉及膀胱经之经气,促进药物吸收,共同达到温补强壮、调和阴阳、温通经络、引邪外出等功效。
腕踝针操作演示
腕踝针法是在手腕或足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无痛苦、易操作、取穴少、疗效好、治疗广、见效快。
李氏砭法刮痧
从调气入手,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气无形,主功能,血有形,主行滞。百病皆生于气,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致。气在人体环流不休,统辖气之升降出入的枢纽称为“气机”。所以气之为病,主要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刮痧能造气,疏通经脉,引邪出表,达到排毒、通脉、治疗的效果。
从适应症、取穴、手法、注意事项毫不保留的传授
学习“八段锦”养生保健操,在临床中开展新的中医护理技术,推崇冬病夏治的理念,让广大群众一起感受中医护理技术带来的实惠。
参与综合病区的晨间床头交接班,科室业务学习,指导优化护理方案,制定量化评分表,如何去应用中医外治、辩证施护、辩证施膳、辩证施养。
5月23日下午,院长张日初参与峨边中医院中层及以上干部的座谈会,并对该院管理、发展及帮扶工作作出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自身的丰富管理经验,就如何明确医院发展定位、找准发展优势、提高医疗技术、增强凝聚力,特别是班子凝聚力、打造医院文化、促进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经验交流与分享,共同探讨“帮什么”和“怎么帮”,真正让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会后,在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院长陈红屹、副院长周显芬的陪同下,我们走访了他们的门诊部、CT室、住院部。
帮扶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台中医人必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竭尽所能协助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