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知多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和29万-65万人死亡。在我国南方省份几乎每年会发生冬春季、夏秋季两次季节性流行高峰。
入冬以来,我国内地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南北方均进入流感冬季流行季节。全国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比例和流感暴发疫情数均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阳性率也持续上升,其中以乙型(即B型)流感为主。
从我省来看,今年冬季流感季节开始时间早、发病上升快,流感样病例数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0%,学校报告较多流感暴发疫情,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以乙型Yamagata系和甲型H1N1为主。导致近期流感发病增多的原因较多,既与疾病本身的流行规律有关,也与近期的气温有利于乙型流感病毒传播有一定关联。此外,流感疫苗接种率低,未能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也是重要原因。
这些流感知识须知道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胃肠不适。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或称A、B、C和D型),其中导致人类感染的主要是甲型(A)和乙型(B)。其特点是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相对较少,可感染人类,亦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但流感病毒在外界的生存能力并不强,通常56℃30分钟或煮沸1-2分钟即可灭活,对高温、紫外线、有机溶剂(乙醚、酒精等)和常用消毒剂等均敏感。
流感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4天,一般为1~3 天。幼儿会延长至6天。患者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流感典型症状:急起畏寒、发热,体温达39℃~40℃,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则轻微,少数病人可有咳嗽、鼻塞、流涕、咽干痛、声嘶等上呼吸道症状,及畏光、流泪、胸骨下灼烧感,部分病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少部分婴幼儿、老年人、孕妇、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展为流感病毒性肺炎。
由于流感病毒型别多、变异快,人们患流感后不能产生持久的免疫力,而且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之间交叉免疫较弱,每个人可以多次患流感。
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流感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吸入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形成的空气飞沫、气溶胶或接触表面有流感病毒的物品后,再触摸自己口鼻而感染。
根据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传播途径,预防流感,建议公众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保持呼吸道和手部卫生。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不洁的手勿接触口鼻眼。
2、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降低感染的风险。
3、出现感冒症状后及时就医,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不要带病上学、上班,以免传染给他人。
4、流感疫苗在整个流行期内均可接种,最佳接种时机是每年冬季流感流行季节之前。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为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即使在流感疫苗株与流行病毒株没有完全匹配的情况下,流感疫苗依然能够对感染者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降低感染后的临床严重程度。
1、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加强物体表面消毒和开窗通风。
2、提供洗手和消毒设施,保持手卫生。
3、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缺课监测及原因追踪。
4、发现患者,及时通知家长,要求其回家隔离或就医,避免流感的进一步传播。
5、发现聚集性病例时,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和疾控机构。
6、疫情流行高峰时期,尽量避免在通风不畅的场所举办跨班级的大型活动或集会。
7、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应根据疾控机构研判后提出的停课建议,作出是否停课的决定。
流感患者治疗原则
流感病毒传染力强,危害大,尤其是人流密集的校园等处,因此发现流感病例要迅速做到以下几点:
1、隔离患者,越早隔离传染度越小。
2、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
3、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多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高危人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抗生素仅在明确或有成分证据提示有细菌感染时才考虑应用。
5、合理对症治疗,发烧要退烧,咳嗽要消炎等。
6、儿童禁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流感患者,应尽量单间居住,减少同住者接触感染机会;患者在不影响呼吸的状态下佩戴口罩;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照顾患者应尽量选择非高危人群,并相对固定1人,近距离接触患者需同样佩戴口罩。随时观察病情,出现以下情况: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胸痛、口唇紫绀、喘息胸闷、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反应迟钝、嗜睡或惊厥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等,请及时就医。
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防护
目前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全病毒疫苗、裂解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等3种,均为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疫苗针对性流感病毒毒株引起的甲、乙型流行性感冒。
1、接种对象:6月龄及以上易感者。
2、接种建议:不同厂家、不同规格流感疫苗的适用接种对象、年龄范围、剂量等不同。接种时应仔细阅读疫苗说明书。
3、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事项: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者不宜接种;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上次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者,不作为禁忌症,但应特别注意。
4、接种程序: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6月龄至8岁儿童,首次接种需2剂次(时间间隔≥4周);以前接种过≥1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接种1剂次。≥8岁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5、接种时机: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接种6~8个月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会降低,建议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提前1月左右接种疫苗。
6、疫苗接种副反应: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注射部位一过性局部反应较常见(接种部位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幼儿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热、全身不适等,但程度一般较轻,极少出现严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