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教育

“加速行动 消除麻风危害”

发布时间:2019-01-10 08:37:11本文来源: 预防保健科阅读量: 464037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leprae)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外周神经以及上呼吸道(多菌型麻风)。麻风病主要通过上呼吸道或密切接触传播。发病后如未及时治疗和处理,可致严重的畸残。绝大多数人(95%)有自然免疫力,不发病。潜伏期长,平均5年;男女任何年龄均能感染。在我国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解放前主要发生在沿海、长江流域和西南诸省。麻风杆菌侵犯皮肤和浅层神经,因无特效药,任其发展,造成晚期鼻塌口斜、手足畸残的可怕形象。封建小说、戏剧更是误解夸张,增加了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了近千所麻风院(村),培训了近万名专业人员,贯彻了“积极防治,控制感染”的方针,采用“多菌型住院、少菌型在家”的长期预防控制措施。
       中医概论麻风病古称“疠风”,又名之曰“癞”,民间多呼本病为“大麻风”。如素问风论篇记载:“疠者、有营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宋陈无择三因方论大风叙论中作解释说:“经所载疠风者,即方论中所谓大风、恶疾癞是也。虽名曰风,未必皆因风,大率多是嗜欲劳动气血,热发汗泄,不避邪风冷湿,使淫气与卫气相干,致肌内愤,气有所凝,则肌肉不仁,营气泣浊,则胕热不利,故色败,皮肤疡溃,鼻梁环。……”。迨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进一步指出:“实以天地间阴疠浊恶之邪,或受风木之化而风热化虫,或受湿毒于皮毛而后及营卫,或犯不洁,或因传染”。
        得了麻风:需隔离,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预防
       1.及早发现病人。
       2.用联合化疗治疗病人。
       3.化学预防。
       4.卡介苗接种。
       5.麻风防治与综合性卫生机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