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离不开生命之源——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水是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人体细胞的主要成份是水,正常成人身体的水份约占70%,婴儿约占80%,老年人约占55%。一般人每天需要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在高温和身体活动增加的情况下,还应适当增添。其中约1000毫升从饮食中获得,300毫升通过人体代谢获得,1500~1700毫升通过饮水获得。水不仅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份,而且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一是参与物质代谢。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输送及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通过溶解在水中,在水的参与下完成。二是促进生化反应。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氧化还原以及细胞呼吸过程等都要有水的参与。三是维持体液平衡。水能稀释细胞内容物和体液,使代谢物质能在细胞内、体液内和泌尿道内保持相对的自由运动,保持体内矿物质的离子平衡。四是调节机体温度。水能以呼出潮气或以多汗形式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五是润滑器官,减缓磨损。水具有润滑作用,通过体液的循环,加强各器官联系,减少体内关节和器官间的磨擦和损伤,并可使关节和器官运动灵活。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是感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其实,感到口渴时,我们的身体已经处于“干旱”的状态了。长期以往,我们会对口渴的敏感性降低,减少喝水的欲望,加剧身体的“旱情”,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影响机体组织与细胞的功能,引发多种疾病。长期缺水会使人便秘、肠道排毒不畅,增加肠癌风险。缺水导致血流量下降,运送氧气的能力减少,削弱肌肉与神经功能,使人产生疲劳感。缺水还会增高血液粘稠度,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缺水导致唾液分泌不足,容易产生口臭,增加龋齿和口腔溃疡的几率。由于人体上部重量的70%都是由储存在椎间盘孔中的水份所支撑,所以长期慢性缺水也是导致身体头痛、腰酸背痛和全身性轻微疼痛不适的重要原因。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做到不口渴也喝水。需要强调的是,补水只要白开水就行。清晨起床喝一杯水尤其重要,经过一晚上的睡觉,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容量下降,代谢产物集聚,容易造成血流缓慢,血管堵塞,这时补水有助于稀释血液,帮助肝肾代谢,排除废物。同时也能刺激胃肠道,促进肠道蠕动增加便意,养成晨起大便的好习惯,及时排除肠道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