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代用品——党参
上一期我跟大家聊了儿童首选的滋补参——太子参,但一说到“参”,相信不少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被称为“百草之王”的人参。从古至今,人参都是滋补的佳品,尤其到了现代,因过度采挖、生长环境、生长速度等的因素影响,真正的野生人参的价格居高不下,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一参难求”的现象。如果找不到人参那该用什么代替呢?古代时就有人参过度采挖一度绝迹的时期,那时可没有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而最先得到医家认同,非病情危急时刻可代为一用的,就是党参了。
党参百科 《本草从新》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根。主产于东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通常在秋季采挖,晒干。
【异名】黄参、辽参、防风党参、白党等。
【性味】其性平,味甘。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主治脾肺气虚之体虚倦怠、食少便溏、咳嗽气促、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口渴等。
【成分】含皂苷、微量生物碱、蔗糖、葡萄糖、菊糖、淀粉、黏液、挥发油等。
【适用人群】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可升高血细胞含量,升高血糖,调节胃肠运动,具有抗衰老、抗缺氧、抗辐射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白细胞减少症、高山反应等疾病。
【注意事项】内有实邪、热邪者忌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 克。大剂量可达 30~60克。服用时间不宜过长。
【应用】研究表明,党参切片比党参段煎出的有效成分多 1 倍,故在食用时以切片为宜。在药膳、保健食品制作时,可选用炒、煮、炖、蒸、烧等烹饪技法。
党参的现代药理作用
1.助血管
党参中含有降血脂,血压,消血堵的物质,从而对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一定的改善预防作用。人们在平时服用能远离“三高”的危害。
2.助血液
党参能够促进人体内血液循环,同时还有造血再生,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从而有效帮助人们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
3.助消化
党参不但能够补气,而且还能平衡消化系统。喝党参熬制的汤可以促进肠胃消化,以及胃液的分泌。从而让人们不但能够胃口大开,而且还能预防胃溃疡等肠胃疾病的发生。
4.助头脑
据科学研究表明,服用党参后的小白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所以人们服用之后,可以帮助提高学习能力,并且有安神静气,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党参的种类
党参的种类有很多,这些种类我国基本上都有,在中医药处方上面,党参也被写成上党、炙党参、潞党等等。
党参的种类随每一种党参的产地不同而不同,名字也因此不一样。比如说,有一种叫做台党参的,就是因为它生长在五台山才因此得名;有一种叫作东党参的,是因为它生长在中国的东北吉林等地区;另外有一种叫做野党参的,通常是指党参的野生种。
但是,不管是生长在哪里的党参,也不管它的品种有什么不同,而它们的实际药效还是差不多的。即使是公认的品质较次的生长在四川等地的白党参,其实也是养生保健的上好药材。
“中医药理论认为党参药性平,这就保证了它的副作用是较少的,不会像某些大凉或者大热的药材那样吃多了会伤害人的身体。
特别提醒
1、党参挑选以条粗壮为佳
怎么挑选党参?党参呈现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厘米,直径0.4-2厘米,表现黄白色至黄棕色或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皮部淡黄色至淡棕色,木质部淡黄色,有特殊香气,味微甜。以条粗状、质柔润、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2、党参人参大不同
人参与党参均具有补脾气、生津养血及扶正祛邪之功效。但人参为性偏温,补力较强,多为危难之时食用,用之不当副作用明显,故日常保健用之宜慎;
而党参味甘性平,作用缓和,为平补之品,适用面广,副作用少,故为保健所常用。
3、党参气滞、怒火盛者禁用;中满有火者忌之;实证、热证禁服,正虚邪实证,不宜单独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