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教育

春季如何用中药养肝

发布时间:2019-03-07 14:47:52本文来源: 中药科阅读量: 480682

一年之计在于春,就是说春季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中医认为春季是一年中养生的最佳时节。春季养生要养肝,这主要出自于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中医主张人体的五脏是和四季相对应的。春季阳气生发,而人体的肝脏也刚好具有生发的特点,所谓春季主肝,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人在春天都有乏力、眼睛干涩、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易怒等不适感觉,这些症状正是肝脏问题的外在表现。在西医看来,肝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它掌管糖分、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而中医则认为肝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藏血和疏泄。当肝的疏泄功能被阻碍时,就会出现上述病症。老话说:春困秋乏。其实很可能就是由于肝气不疏,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才常常感觉疲劳、爱打瞌睡。用中药养肝护肝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有养肝护肝的功效,一定要了解中药的药理,才能对症下药。中医认为,肝为阴脏,“体阴而用阳”,养肝需适量选用温和补养之品,那么春季养肝的中药和方剂有哪些呢?


1、灵芝

6373828379719013284159354.jpg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灵芝里面含有灵芝多糖,这种物质是保护肝功能以及清除血毒的“大功臣”,有助提升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人体的缺氧能力。另外,这些多糖成分还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抵抗辐射伤害、提升肝脏骨髓血液进行DNA、RNA蛋白的合成作用。

注意事项:部分人服用灵芝后,会有头晕、皮肤瘙痒、大小便频次增多等现象,中医上称为暝眩反应,是排出毒素的正常反应,无特别情况可继续正常服用。


2、五味子

6373828379720282814159354.jpg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味子能促进肝脏的解毒、保护肝脏免受毒害,并能使因滥用酒精、药物或肝炎而受损的肝脏组织再生。五味子敛肺滋肾,可与红枣、黄芪等一同入粥,对养肝相当有益。

注意事项: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3、红枣

6373828379684150003501336.jpg

中医很早就有用红枣组方的“养肝汤”来养肝排毒的方法。由于红枣内含有三萜类化合物的成分,可以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此外,红枣还能提高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有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注意事项:湿热内盛、痰湿偏盛、舌苔厚腻者忌食,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4、枸杞子

6373828379688837508487244.jpg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枸杞子含胡萝卜素、核黄素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具保肝、调节免疫作用,因而作为中医治疗肝病的常用药。每天仅吃几粒枸杞子,对一般人来说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对肝病患者来说,这样的药量太轻,不足以发挥疗效。所以建议肝病患者每日服15~30克,长期服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注意事项: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5、百合

6373828379738642191401158.jpg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百合里的秋水仙碱具有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百合鲜品富含黏液质及维生素,特别有益于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实为养颜美容之佳品。

注意事项:百合性寒,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6、黄芪

6373828379694794537702397.jpg

黄芪的功效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也有补气养血的功效,中医认为肝藏血,所以用黄芪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能够有效降低肝脏细胞坏死的速度,同时有效使肝细胞再生。

注意事项: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7、菊花

6373828379698310169459060.jpg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功效。中医多用以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疼、高血压、疮疔毒等病症。若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枸杞菊花茶能养肝护眼;对于黑眼圈的人,早起时用化妆棉蘸菊花茶汁轻敷眼睛周围,可消除黑眼圈。

注意事项:脾胃偏寒者应少食用。

8、决明子

6373828379705732037201630.jpg

性味:性寒,味甘、苦、微咸。

功效与适用: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注意事项:气虚便溏者不宜用。


养肝组方

6373828379710126563187538.jpg

1.补气舒肝茶

材料:西洋参5克、玫瑰花5克、枸杞子5克、红枣5克。

做法:以1000毫升水煎至一半,再加入少许冰糖,即可饮用。

功效:补气养肝。

2.参菊茶

材料:人参10克、菊花10克、麦冬1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打成粗末,以500~1000毫升的滚水冲沏即可饮用。

功效:养肝、抗疲劳、补元气。

3.枸杞黄精茶

材料:枸杞子、黄精各10克。

做法:将枸杞子和黄精加入500毫升的开水中,用杯盖闷约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补气养肝。

4、黄芪沙参茶

材料:黄芪、北沙参、麦冬各10克。

做法:将黄芪、沙参、麦冬放进棉布袋,再加入1000毫升的水煮滚,用小火焖煮10分钟后饮用。

功效:补气滋阴。

5. 沙参麦冬饮

材料:沙参9克、麦冬10克、桑葚10克、紫河车3克、桂圆肉6克。

服用:每日一副,用水煎熬后分4次口服,两个月1疗程。

功效:活血养阴、补肾益肝。

6.山楂薏米饮

材料:生山楂9克、薏米10克、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

做法:薏米冲洗干净后浸泡2小时。与山楂加十倍水大火熬开后转小火熬1个半小时加冰糖,继续熬半小时即可。关火后取水饮用即可。

服用:每日一副,用水煎熬后分4次口服,两个月1疗程。

功效:舒肝理气、健脾养胃。

7.疏肝解毒茶

材料:虎杖根500克、五味子250克、蜂蜜1000克。

做法:将虎杖、五味子洗净煎沸后,改用小火煎半小时,取汁150毫升,再加水煎取汁150毫升,将头、二煎汁及蜂蜜一起倒入大砂锅内,小火煎沸5分钟即可。

服用: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饭后开水冲服,两个月1疗程。

功效:扶正扶邪、柔肝解毒、扶淤止痛、利湿。

8.养血护肝茶

材料:决明子、红枣、枸杞子各10克。

做法:将以上材料加入500毫升的开水中,用杯盖闷约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益气活血、排毒养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