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教育

豆豉的亲戚——淡豆豉

发布时间:2019-08-02 18:34:23本文来源: 中药科阅读量: 481228

     豆豉大家都知道吧,中国人的餐桌上一定出现过豆豉这道食材,不管是北方的豆豉鲮鱼油麦菜,还是南方火遍全球的老干妈香辣豆豉,它就像盐、糖、醋一样,是老百姓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中药里也有一味药叫“淡豆豉”,那它跟豆豉有什么区别?它有哪些功效和药用价值呢?

6373579169593420047233437.jpg



 豆豉和淡豆豉的区别 



豆豉制作方法
主攻美食的豆豉,在发酵制作过程中加食盐等调料而成,盐分含量较高,味多咸为主,成为重要的中国传统调味品,出没于我国各大菜系中。


淡豆豉制作方法:取桑叶、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0g中,待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6373579169596540279774946.jpg


淡豆豉百科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相关名豉、豆豉、豆士、香豉、淡豉。

性状鉴别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性味归经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凉微苦,甘而力缓,疏散宣透,入肺、胃经。既疏散风热,又宣散郁热,主治风热表证及郁热烦闷。另有以苏叶、麻黄水制者,其性微温,能发散表寒,治风寒表证可选。

功效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主治病证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胃气虚弱而又易作恶心者慎服


 葱白淡豆豉汤治感冒



       感冒是我们最需要学会解决的问题,葱白淡豆豉汤是一个相对温和,且接近于食疗,不容易用错的感冒方子。葱白淡豆豉汤可以处理一般的风寒引起的感冒流鼻涕咳嗽,还可以照顾不严重的积食内热。


6373579169566853932217811.png

也就是说:

当你发现孩子流鼻涕,打喷嚏,鼻塞。

或者咳嗽伴随流鼻涕,打喷嚏,鼻塞。

或者发热伴随流鼻涕,打喷嚏,鼻塞。

(没有大便特别黑臭,便秘,手脚心烫,舌苔厚腻)都可以尝试此方。


葱白淡豆豉汤的制作方法

①淡豆豉10-30克(约1岁10克,2岁20克,3岁以上30克) 

②水600毫升左右 

③先煎55分钟 

④葱白2、3根带须,切段;葱白用大葱小葱都可以,大葱更好

⑤放葱白后再煎5分钟 

⑥得药汤90-180毫升 

⑦用一天,分3次喝完

⑧如果需要可加红糖(或麦芽糖)



6373579169546538325918106.jpg

6373579170012167837978495.jpg

(更多相关中药问题,请添加杨药师微信,

并备注“中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