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教育

养阴润肺之麦冬

发布时间:2019-11-29 09:31:13本文来源: 中药科阅读量: 481323

6373420406130577471540182.jpg

麦冬,在古代被列为是养阴润肺的上品中药材,有“不死草”的称号。现如今是人们养生保健的常用中药材,也是我们浙江的“浙八味”之一。那么,麦冬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使用麦冬?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功效主治


麦冬,别名也叫做麦门冬、沿阶草,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的干燥块根。《本草正义》中对麦冬有如下记载:麦冬,其味大甘,膏脂浓郁,故专补胃阴,滋津液,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

麦冬性微寒、味微苦、甘,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临床上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药理作用

6373420406135260075053507.jpg


1.养阴润肺:养阴的功效是麦冬一个突出的作用,对于日常熬夜或是内火所致的口干舌燥以及心悸失眠等阴虚症状,用麦冬泡水喝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增强免疫:药理研究表明,麦冬中的成分麦冬多糖可增加免疫器官脾脏的重量,因而有增加免疫细胞数量的作用,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3.降低血糖:研究显示,麦冬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这主要得益于麦冬具有调节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可以促进体内肝糖原的合成,起到降血糖作用。

4.保护心血管:药理研究显示,麦冬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扩大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保护心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作用

6373420406122763188095783.jpg

1.治疗暑天汗出虚脱  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生脉散”,已制成生脉口服液)。


2.治疗肠燥便秘  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4.治疗慢性胃炎  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5.治疗糖尿病  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水煎服,每日2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

6.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  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2剂。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食疗方

6373420406169641872482280.jpg


1.麦冬粥


材料:麦冬20g、大米50g、冰糖适量。
做法:麦冬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煮沸后取药汁待用,然后将大米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汁液共煮成粥,最后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润燥,养胃清心。




2.麦冬淮山玉竹鸽子汤
材料:鸽子一只或者鸡去皮半只、山药15克、玉竹15克、麦冬15克、姜1片、盐适。
做法:
1、鸽1只或者鸡半只(去皮)砍成块;
2、将山药、玉竹、麦冬等全部材料加入锅中,加适量水;
3、先大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5小时;
4、起锅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肝、润肺、壮肾、益气、清心补血。




— 麦冬虽好,要注意这3个事项 —


6373420406114949944582458.jpg

1.适量为宜 


麦冬泡水喝,应注意其正确的用量,不可过量饮用,以免导致体内脾胃虚寒加重,引起其他的不良情况,一般来说,麦冬每次的用量应在20克以内,同时也不应长期连续饮用。
2.特殊人群 
麦冬性微寒,同时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暴感风寒咳嗽者及孕妇、月经期间的女性均忌服麦冬。
3.食物搭配 
日常服用麦冬时,不宜与木耳、鲫鱼同食,因为麦冬与这两种食物的成分有相冲突的地方,容易引起不适症状。

6373420406166515409725617.jpg
(更多相关问题,请添加杨药师微信,并备注“中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