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教育

除脾湿、固中气之白术

发布时间:2020-03-08 14:26:39本文来源: 中药科阅读量: 481345

6373335802559675428675795.jpg

面对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思想,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预防方层出不穷,我发现很多方里都有白术这味中药,白术也是“浙八味”之一。白术为著名的健脾燥湿,去湿痹,利水、止汗之药,古医家誉为除脾湿、固中气之中流砥柱。国医大师何任承仲景用白术之经验,临证推崇仲景诸方,每获良效。  

6373335802569045764945783.jpg


本草百科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主要的产地在浙江的於潜县,所以叫於术。通常在霜降至立冬采收,晒干或烘干。
【异名】於术、冬白术、天苏、苗术。
【性味】性温,味甘、苦。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和中,利尿安胎。主治脾虚便溏、泄泻、水肿、气虚自汗、痰饮、小便不利、头晕、胎动不安等。
【成分】含挥发油、糖类、氨基酸等。
【适用人群】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对肠道活动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并具有抗胃溃疡、强壮、保肝、利胆、降血压、降血糖、抗凝、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主要治疗肝硬化腹水、迁延性肝炎、耳源性眩晕、急性肠炎、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
【注意事项】热病伤津、阴虚燥渴、气滞胀满者忌服;有白术勿食桃、李、雀肉、芫荽、蒜、青鱼等物。
【用法用量】在药膳、保健食品制作时,可选用煮、炖、蒸等烹饪技法。

临床应用  

6373335819061241098794784.png
1、用于脾胃虚弱:
 (1)食少、虚胀、便溏、神疲乏力,为补气健脾的常用药,配人参、茯苓等,如四君子汤。
(2)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泄泻,配干姜、人参,如理中汤。
(3)脾虚湿滞,泄泻便溏,配党参、扁豆、茯苓等,如参苓白术散。
2、用于脾虚水停所致的痰饮、水肿,为痰饮水肿的良药。
(1)痰饮证,配桂枝、茯苓,以达到化痰饮之功效。
(2)水肿,小便不利,配茯苓、泽泻,起到燥湿利水之功效。
3、用于气虚自汗,常与黄芪、浮小麦等配用。
4、用于脾气虚弱,胎动不安,常与党参、砂仁等配用
5、其它方面
以玉屏风散治气虚自汗,黄芪1两,白术2两,防风1两为末。若不用全方,单以白术30克煎服亦往往可以得益气、固表、止汗之功。小儿流涎,余视其年龄长幼,以白术10到30克蒸水,缓缓饮之,每有捷效。

炮制与功效 

6373335819009680168353452.png
1、生白术偏向于健脾、利水、通便。
生白术: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
主要功效:健脾、利水、通便,常用于痰饮眩悸,水肿以及虚秘的治疗。治疗脾不健运,痰饮水肿多与桂枝、茯苓、泽泻等同用;治疗体虚便秘多与枳实等同用。
 
2、炒白术(炙白术)偏向于健脾和胃、祛湿、安胎、止汗。
炒白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
主要功效:健脾和胃、祛湿、安胎、止汗,常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脾虚自汗的治疗。治疗脾虚食少,倦怠无力,多与党参、茯苓、炙甘草同用;治疗妊娠脾虚气弱,胎动不安,兼内热者多与炒黄芩同用;治疗表虚自汗多与黄芪、浮小麦、麻黄根同用。
 
3、焦白术偏向于健脾消食、收敛止泻。
焦白术:白术炒用时,微炒称为炒白术,炒至黑褐色,称为焦白术。
主要功效:健脾消食、收敛止泻,常用于脾虚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胀泄泻的治疗,一般多与神曲、炒麦芽同用。

任何病毒来袭,不恐慌,不轻视,以不变应万变,提升自身免疫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6373335819147184102366715.jpg

(更多相关问题,请添加杨药师微信,并备注“中药咨询”)